股東資格是投資者取得和行使股東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確認包括實際出資額、股權轉讓合同、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等,在確認股東資格時應考慮諸多因素。在具體案件的事實證據審查中,應當根據具體民事行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選擇股東資格的認定標準,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具有法人性質的法人實體,因此股東資格的取得必須得到其他股東即公司的整體承認。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權益對應的財產權利。公司章程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同意股東的繼承人可以直接繼承已故股東的股東資格的,法院應當在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作出確認股東資格的判決,第三,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國有企業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由股東直接出資,國有企業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國家土地管理部門審查評估。國有企業以土地使用權作為股東資本劃撥的,申請人應當向國家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將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價值折合為權益性基金,方可作為股東的出資出資額,是否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應作為確定出資額的標準第四,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能否按照我國現行有關政策退股,持股職工在本質上具有股東身份。持股職工與職工持股會、股東代表、工會建立信托契約關系,通過股東代表、職工持股會、工會間接行使股東權利。實質上,持有股份的職工要求公司返還股本,將與股東承擔同樣的法律后果。根據《公司法通則》,公司登記后,股東不得抽回出資,持有股份的職工應當通過轉讓出資或者回購公司的方式收回出資
(5)股權轉讓價款未經公司確認或者注銷,已實際交付并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股權轉讓變更登記,股權受讓人能否向股權轉讓人主張解除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后,股權受讓人已支付股權轉讓價款,轉讓后,公司未辦理股權確認或者變更登記的,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因此,股權受讓人對公司的收益權無法實現,股權受讓人只能按照《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九十四條的規定支付股權轉讓款,才有權請求解除或者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在這類訴訟中,舉證責任應由股權受讓人承擔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私下協議書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30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