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和單位發生爭議若協商不成,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發生爭議,勞動者一方有權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用人單位所在地與勞動合同履行地不在一處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優先選擇;
勞動者需要搜集與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
(1)需要明確單位的營業執照的全稱(事務中有些人居然不能明確單位全稱),這個非常重要;
(2)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
(3)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系);
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證明事實勞動關系存在需要靠自己收集相關的證據,有些證據存放在單位,單位有義務提供(具體事項如有需求請咨詢本所)。
二、關于簽訂勞動合同問題
簽訂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單位未向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備注: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鎖加盟的一些陷阱
2021-03-22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空白的安置補償協議可以簽嗎,會有什么風險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