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是否適用于無效合同,目前仍存在較大爭議。訴訟時效是否適用于無效合同,在司法理論和實踐中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就訴訟時效是否適用于無效合同而言,即使是最高法院也有兩個截然相反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一中字104號案是最高人民法院認定無效合同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典型案件;然而,在最高法院(2003)民二中字第38號案的判決中,確立了無效合同仍然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這兩起案件均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但結果卻大相徑庭,這說明即使是最高人民法院也對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問題存在較大爭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第二庭負責人就《最高法院現行關于無效合同是否適用訴訟時效的基本意見》中關于民事案件審理中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作了答復,最高法院對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作了如下解釋:
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確實是司法實踐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由于在討論中對訴訟時效的起算點存在較大爭議,沒有形成傾向性意見,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決定不就這一問題作出規定,以便在無效合同法律關系中進一步研究
,有三種索賠:確認合同無效的索賠、返還財產的索賠和賠償損失的索賠。在司法實踐中,訴訟時效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上述主張是否適用于訴訟時效。雖然確認合同無效的主張顯然是一種主張,但在實體法上它本質上是一種形成權。因此,一般理論認為它不適用于訴訟時效,而應適用于排除期間。但是,由于合同無效制度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我國《合同法》沒有規定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的排除期。返還財產請求為不當得利請求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損失賠償請求權是因締約過失責任而產生的債權請求權,也應當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其次,對于適用于訴訟時效的請求權,訴訟時效何時開始。這一問題是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爭議最大的問題。有爭議的觀點主要有三種:第一種觀點認為合同應從合同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理由是:合同的無效只能由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只有當判決或裁決確認合同無效時,才能提出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的要求。只有那些知道或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的人,訴訟時效才能開始生效。對于合同無效引起的債權人利益,可以根據公平原則通過實體法的規定予以解決,而不應通過提前計算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來解決。第二種觀點是,它應該從履行期到期之日開始。理由是:雙方以合同的有效性為基礎簽訂和履行合同,其權利實現的合理預期為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因此,在合同履行期滿后,無論事后是否確認合同無效,當事人都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此外,合同無效所造成的損失主要是由于雙方當事人未能履行合同義務,而不是確認合同無效。第三種觀點認為,上述兩種觀點都有不足之處。前者會導致正確的睡眠問題,而后者會帶來無效合同的無助感得到有效的治療。前兩項規定應當合并,形成折衷規定,即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的時效期間,自合同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是,合同履行期限屆滿,當事人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合同,當事人以合同無效為由要求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的,時效期限自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筆者認為,無效合同不應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合同無效后的請求權應從合同確認無效之時起計算。要考察無效合同是否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首先要判斷無效合同和訴訟時效的社會價值,并從兩者的價值考量中做出選擇。梁星先生認為,訴訟時效的社會價值主要有兩點:一是穩定法律秩序和社會經濟秩序。第二,督促債權人行使權利[1]無效合同的價值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在確認無效合同與訴訟時效之間存在沖突時,應考慮兩者的價值。權利、法律秩序和經濟秩序都是有保障的,但如果合同因訴訟而無效,時效事由會產生有效的法律效力,會給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帶來極大的損害。因此,無效合同的認定實質上是對社會利益的確認和保護。
其次,從訴訟時效的適用對象來看,無效合同的認定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訴訟時效只適用于請求權,合同的無效是真實的,它屬于成立權,自然不適用于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制度。無效合同確認權的行使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因此無效合同產生的返還權和賠償請求權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各方觀點一致,但對出發點仍存在爭議。作者認為起始點應為無效合同被確認為無效的日期。在合同履行期滿時設定無效合同引起的索賠的訴訟時效起始點是錯誤的。原因是無效合同引起的索賠是基于合同無效。當合同有效時,不需要歸還財產索賠。因此,合同無效和有效產生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只有在確認合同無效后,合同才會終止,歸還財產索賠和賠償索賠才會終止l存在,其訴訟時效將產生。否則,在合同尚未確定有效時,開始計算財產返還請求和賠償請求的訴訟時效,這與基本邏輯不一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查封車輛可以買保險嗎,買保險的技巧
2021-01-02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