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與生效的區別首先,內容判斷不一致。合同成立是指合同訂立過程的完成,即主體就合同的基本內容達成協議。合同的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使其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效力,合同成立與否屬于事實判斷問題。其重點是判斷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是否有效是法律價值判斷的問題。其重點是判斷合同是否符合法律精神和規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判斷合同是否成立,其結果只能是合同成立與否,而判斷合同是否生效,其結果可以是生效、無效、效力待定、可變更、可撤銷等。(注:崔元元主編:《新合同法的原則和案例解釋》,**大學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21頁。)合同的成立只要求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主要條款的表面上表示同意,而不考慮意圖表達背后的真實性和主要條款的合法性。合同效力的確認不僅應當審查當事人主體的合法性和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而且應當審查合同內容的合法性。可以看出,合同成立的判斷側重于合同的表面狀態,而合同的效力則側重于合同的實質。如果合同的成立與效力混淆,則無法判斷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設立和生效的適用規則是不同的。意思自治原則適用于合同的訂立。當事人有參與合同行為的意志自由。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合同的對方當事人、合同的形式和內容,并根據自己的意愿建立權利義務關系。只要存在意思表示的基本事實,合同即成立。合同的效力必須在國家干預下依法判斷。只有合法的合同才能生效。合同成立的條件只涉及當事人之間的問題,合同生效的條件不僅涉及當事人,還涉及法律的要求。雖然兩者都涉及相同的意義表達,但重點不同。合同的成立要求意思表示的一致性,即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而合同的效力則進一步要求意思表示的自主權和真實性。(注:王曉明:《合同法新理論?總則》,中國**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35頁。)即使雙方表達了相同的意圖,但如果不是雙方的真實意圖,而是通過一方的欺詐和脅迫,合同是否生效還需要進一步討論。此外,國家對合同的不成立和無效持不同態度。合同成立主要強調當事人的約定,體現合同自由原則。因此,國家不會積極干預合同的不成立。但是,合同成立后,能否產生法律效力,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后果,與當事人的自由意志相去甚遠。合同效力強調立法者對合同關系的評價,反映立法者對合同的干預。因此,對于無效合同,國家將主動干預。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素是不同的。第一種觀點認為,合同的一般要素包括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和訂立合同的目的。第二種觀點認為,合同的成立要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就主要條款達成協議,第三種觀點認為,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只需與意思表示一致即可。理由如下:所謂意思表示,是指指向外界,表明其意圖在私法上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行為。作為法律行為的具體形式,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只是事實判斷,其分析對象只是行為的構成要件。意向表達就足夠了
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你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2-18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