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同產品的界定
美國法典第19編第1673節和1677(4)(A)節規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必須在法定框架下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個框架要求ITC首先認定國內產業的范圍,然后再估計被指控的傾銷進口對這個國內產業的影響。這樣一個國內產業的范圍依賴于ITC在一個特定的案例中如何定義相同產品。在實質性阻礙標準背景下,值得注意一些有關相同產品定義的問題。
首先,ITC將審查一個生產與被調查進口產品相似產品的產業,但是如果不存在這樣的產業,實質性阻礙這樣一個產業建立的問題將不是ITC的議題。然后它將審查一個生產與進口產品在性質和用途上最為類似產品的產業。因此,值得指出的是,一個幼稚產業即將開始生產或剛剛開始生產與進口產品在特征和用途上最為相似產品時,ITC也可能做出實質性阻礙認定。
其次,在反傾銷調查中“實質性阻礙是否是一個可行的議題”取決于ITC對產業定義的范圍。因此.在特定的情形下,只有ITC“認定特定一批進口產品構成一批獨立的相同產品時”,它才會采用實質性阻礙分析。例如,一種產品的產業已經建立,生產另一種產品的產業還未建立,如果ITC定義兩種產品為相同產品,這樣在一個國內產業中包括一個已經建立的生產者,因此將不會涉及實質性阻礙標準。相反的,如果兩種看起來相關的產品被認定為獨立的產品,如果生產一種產品的產業已經建立,而生產另一種產品的產業未建立,ITC將會進行與前者相關的現有實質性損害或者實質性損害威脅分析,和與后者相關的實質性阻礙分析。
第三,涉及實質性阻礙的案例中,定義相同產品時,最有趣的問題是如何對待高科技產品的每個后續產品。例如在80年代,日本產業的科技水平顯著增長,并成功的早于美國產業開發了第二代高科技產品。當這種第二代高科技產品進口到美國市場后,美國國內產業通常沒有生產任何與之相似的產品,即使對于生產了類似產品的產業,其生產遠遠不能達到穩定狀態。因此,在存在第二代產品的情形下,根據ITC定義相同產品的方法,實質性阻礙問題便發生了。然而,在這方面,ITC認定每個后續產品是對單一產品的革命性發展,因此只存在一個相同產品。這種對相同產品的定義經常會引導ITC對現有實質性損害和實質性損害威脅的調查,并成為阻止實質性阻礙調查數量增長的一個障礙。然而,ITC也會采取另外一種第二代產品的定義,即認為第二代產品是一個單獨的相同產品。無論ITC采取相同產品的哪一種定義,如果至少存在一個實質性承諾開始生產第二代產品的幼稚國內產業,那么可以根據實質性阻礙標準來為其提供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要約人指誰
2021-02-19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