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問題果真這么簡單嗎?
當我們對國際國內反傾銷法進行逐層剖析時,就會發現反傾銷法具有很多局限性,某些新問題也決非一、二部法律法規所能解決。
一、反傾銷法的理念
所謂傾銷,是指外國廠商以低于其國內市場銷售的價格在他國的市場銷售其產品。即一國的生產者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上以不同的價格出售其產品。無論外國廠商的產品在某國市場上的價格是否低于該國的相同產品的價格,只要其低于其本國市場上的價格,即為傾銷。根據威納(Viner)的看法〔1〕,傾銷可以分為三類,即偶見的傾銷(Sporadicdumping)、短期的傾銷(Intermittentdumping)和長期的傾銷(Long-rundumping)。來自國外的偶見的傾銷,由于是暫時的,對于國內產業的損害不大。長期的傾銷,消費者則可以從中大為受益,其收益將大于國內生產者的損失。唯有短期的傾銷,國外傾銷者通過低價將國內生產者排斥出市場,然后又規定出壟斷價格,結果消費者受損。它屬于掠奪性價格歧視(predatorypricediscrimination),因此,威納提出,應當對其進行反傾銷,保護國內消費者避免掠奪性傾銷的危害。美國向來執反傾銷法之牛耳,早在1921年《反傾銷法》中,就確定了傾銷和損害標準,并授權財政部負責征收反傾銷稅。(注摘要:美國早在1916年的《稅收法》(RevenueAct)中就規定了反傾銷條款,由于要求征收反傾銷稅時要證實外國出口商有故意的掠奪性低價傾銷行為,故而難以操作。1921年法彌補了該法缺陷。1954年后反傾銷調查由關稅委員會(TariffCommission)負責,1974年后由國際貿易委員會(ITC,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負責。)
通常情況下,對傾銷采取的辦法往往是征收反傾銷稅。即通過給來自國外的傾銷產品增加稅收,提高其價格,使其能夠維持和其國內時的相同價格,從而保護國內的生產者。縱覽歐美各國的反傾銷法和WTO的反傾銷法,征收反傾銷稅、或者針對傾銷采取反傾銷辦法,無非要先符合以下條件摘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