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注意,試用期內也不能隨意辭退勞動者。是否符合錄用條件,由用人單位舉證,這就要求企業對錄用條件應當具體化,書面化,公示化,證據化。另外,該條第六款的適用僅限于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勞動者,被勞教、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均排除在外。
實踐中需注意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或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規定免予刑事處分的,用人單位可依本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被人民檢察院作出不予起訴決定的,用人單位不能依本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被勞動教養的,用人單位也不得依本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以上第一款共六項情形勞動者均需事先通知用人單位方可解除合同,此款無須事先通知。
企業強行給員工“放假”或“停工”,可視為未提供勞動條件。用人單位不參加社會保險、只參加部分險種、不按勞動者工資水平繳納社會保險,均屬未依法繳納。除了勞動者可解除勞動合同外,用人單位必須補繳社會保險費,并承擔由此給勞動者造成的損失。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腔醫療事故患者如何要求索賠
2020-12-05如何確定負有刑事賠償義務的機關
2021-01-18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直行道左轉怎么處罰
2020-12-25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