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3)武經初字第216號原告陳*友,男,1956年12月15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漢陽區自立新村嘉怡苑二棟2單元301室。身份證:420221195612150098委托代理人張*宇,**首義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趙*明,男,1945年4月10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漢陽區建橋新村25棟4門5樓。身份證:420105450410001委托代理人許*承,**萬澤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告陳*友訴被告趙*明合伙結算糾紛一案,原告陳*友于2002年12月6日向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法院起訴,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法院于2003年4月28日將本案移送本院。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6月27日、9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被告趙*明在2003年9月23日庭審中提出的反訴請求,超出法定受理期限,故本院未予受理。原告陳*友及其委托代理人張*宇、趙*明及其委托代理人許*承出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陳*友訴稱,2000年原告結識被告,被告邀請原告到羅馬尼亞做生意。2000年4月18日,原、被告在武漢簽訂一份合同,約定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合同簽訂后,被告于同年4月21日、5月26日從原告處拿走人民幣共計39萬元用于進貨。2000年9月,原告取得護照簽證到羅馬尼亞后,被告已將大部分貨物賣掉,并要求原告承擔虧損。經磋商被告同意償還原告投資款,于是雙方于2000年10月8日簽訂以還款為內容的協議。2001年3月,原告再次到羅馬尼亞找到被告,被告表明無錢償還,只有放在商人吳*水那兒的貨抵欠款。原告被迫與被告簽訂以貨抵款協議。然而,原告持被告辦理的有關手續找到吳*水所在倉庫,倉庫保管人員要求原、被告一同到倉庫結清關稅、倉庫費用后提貨。由于原告簽證到期,又找不到被告,貨物至今無法提出。被告利用合同欺騙原告39萬元,除還1870美元外,其余款被告拒不返還。被告故意隱瞞與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和提供虛假情況,違反法律規定。應確認合同、協議無效;被告應返還投資款39萬元;賠償損失3萬元;承擔本案訴訟費。訴訟中陳*友變更訴訟請求稱:雙方簽定的以貨抵款協議因被告未依約履行倉租義務致使原告不能從**公司將貨提出,且原告簽證到期,履行協議已沒有必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請求依法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合同和協議;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合伙經營投資款39萬元及利息。被告口頭答辯:2000年4月18日合同是陳*友與**尼亞布加勒斯特華榮國際貿易公司簽訂的合伙合同,而非與趙*明簽訂。2000年9月原告到羅馬尼亞后不愿繼續合作,雙方于2000年10月8日協商達成協議。2001年3月陳*友再次來到羅馬尼亞要求給付上述協議中的尾款,經協商達成以貨抵款協議。陳*友取得該協議項下貨物提貨單,協議已履行完畢。原告提不到貨與被告無關。原告起訴被告主體錯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根據雙方訴辯,本案爭議焦點為:1、趙*明是否適格主體。2、陳*友未提貨是否與趙*明有關。3、趙*明是否違約。雙方圍繞爭議焦點各自舉證如下:陳*友主要證據:1、2000年4月18日合伙合同;2、趙*明向陳*友開具的收到其39萬元收據;3、2000年10月8日雙方協議,證明趙*明應歸還原告陳*友人民幣40萬元;4、2001年3月27日以貨抵款協議,證明趙*明有義務向**公司付倉租等費用。趙*明主要證據:1、**尼亞華榮國際貿易公司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及法定代表人趙*明身份證明中文文本復印件;2、一份合同和二份協議(同原告證據1、3、4);3、**公司吳*水向陳*友開具的轉貨收條,擬證明陳*友已取得協議項下的貨物提貨單。雙方當事人質證意見如下:被告對原告證據不持異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構成
2021-01-16合同不兌現可廢除嗎
2020-11-28開發商征地和征地有哪些差異
2021-01-13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