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1999年,被告某礦業集團的國外工程公司在尼泊爾承攬了“印德拉瓦迪三號”水電站工程,該公司招聘了原告何某赴尼泊爾進行施工。2000年1月,原被告雙方簽訂了一份赴尼泊爾從事勞務的責任書。原告在交付保證金10000元后,赴尼泊爾參加該項目施工,2001年底回國,共在尼泊爾工作兩年。根據被告自行制訂的工資結算辦法,雙方經結算,原告應獲取工資為16259美元,被告在支付了其中的60%工資給原告后,以項目存在巨額虧損,且工程款未回籠、企業十分困難為由,在2004年提出原告如同意10%的工資在工程款回籠后支付,可先支付30%的工資。原告為領取30%的工資,以承諾書的形式簽字同意10%的工資在工程款回籠后支付。至此,被告仍欠原告10%的工資,計1625.9美元。原告為剩余工資多次向被告催討未果,遂訴至法院。
【爭議】
承諾書違反法律強制性規范是否無效?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在承諾書中簽字,屬于單方承諾行為,是原告的真實意思表示,是雙方協商解決勞動爭議的有效方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或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之規定,是一種有效的民事行為,依法確認有效,應駁回何某的訴訟請求;
第二意見認為,該承諾書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的規定,應屬無效,依法應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這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強制性規定是指其適用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能通過約定予以排除或變更的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法律行為一般歸于無效。如我國《合同法》第52條第(五)項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
法律行為是否違反強制性規定就一律無效?這在理論和實務已基本統一認識:并非一律無效。但是,在適用具體的強制性規定來認定法律行為效力時并未完全一致。區分的標準是:第一,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的,該規定屬于效力規定;第二,法律、法規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的,但違反該規定以后若使合同繼續有效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也應當認定該規范為效力性規范;第三,法律、法規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的,違反該規定以后若使合同繼續有效并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的利益,則該規范就不屬于效力性規范,而是取締性規范。
結合本案來看,《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此強制性規范的目的是防止用人單位利用其優勢地位,以各種理由和借口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其目的不單純是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而是為保護勞動者獲取勞動報酬的民事權利,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所以,本案勞動者的單方承諾書的法律行為應認定為無效,依法應支持何某的訴訟請求。李建華袁進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20-11-28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