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被他人惡意搶注怎么維權?
商標被他人惡意搶注之后,接下來的維權手段還是較多的。一般地,商標權利人可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該注冊商標的裁定申請。不過,這個申請要想成功,申請人就必須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自己使用該商標在先,而且是具有一定影響力,另外還要證明他人以不正當手段搶注。同時,建議必須在該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提出。
當然了,商標被他人惡意搶注,在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的時候還需要提供較多東西證明的,建議最好就是委托個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代理,減少中間需花費的時間以及精力。
實踐中,在商標被惡意搶注之后,不是商標權利人不及時維權,更多地是不會辨別哪些屬于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
按照法律上的規定,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復制、摹仿、翻譯他人馳名商標申請注冊的行為;
2、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搶注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標的行為;
3、搶注他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4、其它以不正當手段搶注他人商標的行為。
最后,商標被他人惡意搶注,一般人還是希望能夠“搶”回來的,要是商標的價值較大,那么就需要及時維權,否則的話一旦等到對方商標注冊成功,那么原本的商標權利人在繼續使用那個商標,就會容易產生糾紛。
商標權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一、商標權的概念
商標權是商標所有人依法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專有權利。我國《商標法》第3條規定:“經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二、商標權的內容
商標權內容,是指商標權人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包括注冊商標的專有使用權、禁止權、轉讓權、許可使用權和續展權等。
三、商標注冊申請人
(一)商標注冊的申請人
《商標法》第4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者,對其生產、制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注冊。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者,對其提供的服務項目,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服務商標注冊。” 《商標法實施細則》第2條明確解釋了商標注冊申請人的范圍:“商標注冊申請人,必須是依法成立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以及符合《商標法》第9條規定的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
(二)商標注冊申請的代理
我國國內商標注冊,實行商標代理與當事人直接辦理的雙軌制,當事人可自愿委托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可的商標代理組織代理,也可自己直接辦理。外國人申請商標注冊,可在中國委托有條件的從事涉外代理業務的中國商標代理組織代理。
四、商標的注冊條件
(一)商標的構成要素
商標的構成要素必須具有顯著性,便于區別。《商標法》第7條規定:“商標使用的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應當具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別。”
(二)禁用條款
《商標法》第8條規定了以下幾種禁止用作商標的文字、圖形:
1、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勛章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
2、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
3、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旗幟、徽記、名稱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
4、同“紅十字”、“紅新月”的標志、名稱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
5、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和圖形;
6、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文字和圖形;
7、帶有民族歧視性的文字、圖形;
8、夸大宣傳并帶有欺騙的文字、圖形;
9、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文字、圖形;
10、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上述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使用,但是地名有其他含義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三)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得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或者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
(四)注冊商標被撤銷或者期滿不再續展的,自撤銷或注銷之日起1年內,與該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不能被核準。
五、商標注冊的申請
(一)商標注冊申請的原則
1、先申請原則。準予最先申請的人取得商標專用權,駁回其他申請。
2、一申請一商標原則。允許在一份申請書中可以申請注冊用于不同類別的商品上的同一商標。
3、自愿注冊原則。商標使用人在一般情況下可自行決定其使用的商標是否申請注冊。
(二)商標注冊申請文件
申請商標注冊,應向商標局提交下列文件:
1、商標注冊申請書;
2、商標圖樣十份及黑白墨稿一份;
3、申請人用藥或煙草制品商標注冊的,還應附送衛生行政部門發給的證明文件或國家煙草主管機關批準生產的證明文件。申請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其他商品的注冊商標,應當附送有關部門的批準證明文件。
4、如果委托商標代理機構辦理商標注冊申請,則應提交按商標局統一制定的書式填寫的商標代理人委托書。
六、注冊商標申請的審批
(一)內容審查
經審查,對于符合規定的商標,商標局予以初步審定并予以公告。如果商標局認為申請注冊的商標違反標準,則發給《商標駁回通知書》。商標局如果認為商標注冊申請書內容可以修正,則發給《審查意見書》,限其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予以修正;未作修正、超過期限修正或修正后仍不符合商標法有關規定的,駁回申請,發給申請人《駁回通知書》。申請人對商標局駁回申請、不予公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15天內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終局決定。
(二)商標注冊的異議
《商標法》第19條規定,“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無異議或者經裁定異議不能成立的,始予核準注冊,發給商標證,并予公告;經裁定異議成立的,不予核準注冊。”
(三)商標的核準注冊
對初步審定并公告的商標,公告期滿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當事人又不提請復審或復審理由不成立的,由商標局核準注冊,發給注冊證并予以公告。如果經裁定異議成立,則不予核準注冊。
七、注冊商標的爭議
(一)注冊商標爭議的概念
注冊商標的爭議,是指在先注冊的商標所有人就他人在后注冊的與其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提出的爭議。《商標法》第27條第2 款規定,除商標注冊的撤銷程序所規定的情形外,對已經注冊的商標有爭議的,可以自該商標經核準注冊之日起1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
(二)注冊商標爭議的條件
1、申請爭議的人必須是注冊商標所有人。
2、申請人的注冊商標的核準注冊日必須先于被爭議人之注冊商標的核準注冊日。
3、申請爭議的時間為自被爭議的商標核準注冊之日起1年內,超過此時間提出的爭議不予受理。
4、被爭議商標的構成要素必須與爭議商標的構成要素相同或近似,而且兩者被核定使用的商品為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
5、爭議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不屬于注冊商標撤銷的事由(即《商標法》第27條第1款所規定的理由),也不得與核準注冊前已經提出異議并經裁定的事實和理由相同。
(三)注冊商標爭議的裁定
商標注冊人對于他人已注冊的商標提出爭議的,應當在該商標刊登注冊公告之日起1年內,將《商標爭議裁定申請書》一式兩份寄送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商標評審委員會收到注冊商標爭議裁定申請后,應首先進行形式審查,決定是否受理。商標評審委員會決定受理注冊商標爭議裁定申請后,應當通知被爭議商標注冊人,并隨通知轉去《商標爭議裁定申請書》1份,限期作出書面答辯。逾期不答辯或拒絕答辯的,不影響評審工作,商標評審委員會仍然依法予以裁定。
商標評審委員會對注冊商標爭議實質審查的主要內容,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的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的問題。對于構成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商標評審委員會終局裁定撤銷被爭議的注冊商標,移交商標局辦理撤銷手續及公告。如果商標評審委員會經過審查,確認有爭議的商標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與注冊在先的商標并不相同或近似,則終局裁定維持該注冊商標專用權,并通知雙方當事人。
八、注冊商標的撤銷
(一)注冊商標撤銷的概念
注冊商標的撤銷,是指商標不具備注冊條件但取得注冊時,商標局可以依職權或由商標評審委員會根據第三人的請求撤銷商標的制度。《商標法》第27條第1款規定:“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8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二)注冊商標撤銷的事由
1、構成商標的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違反了《商標法》第8條的規定(即商標禁用條款)。
2、注冊申請人采用了欺騙手段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商標注冊。根據《商標法實施細則》第25條的解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2)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以復制、模仿、翻譯等方式,將他人已為公眾所熟知的商標進行注冊的。(3)未經授權,代理人以其名義將被代理人的商標進行注冊的。(4)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進行注冊的。(5)以其他不當手段取得注冊的。
九、注冊商標的保護期限
我國商標法對國內外注冊商標人的專用權的有效期限作了統一規定,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自核準注冊之日起算。
十、注冊商標的續展
注冊商標的續展,是指注冊商標所有人在商標注冊有效期屆滿后的一定時間內,依法辦理一定手續,延長其注冊商標有效期的制度。商標所有人可通過商標的續展,延長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期限,也可以通過不續展的方式自動放棄某些價值不大的商標專用權。《商標法》第24條規定:“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6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6個月的寬展期。寬展期滿仍未能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
十一、注冊商標的轉讓
(一)注冊商標轉讓的概念
商標轉讓即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商標所有人以合同的方式將商標專用權轉歸他人所有,稱為商標權的轉讓。
(二)注冊商標轉讓的原則
《商標法》第25第規定:“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
十二、商標權的保護范圍
《商標法》以注冊商標的專用權為保護對象。關于商標專用權的保護范圍,《商標法》第37條規定:“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十三、商標侵權行為的種類
(一)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具體包括四種情況:
1、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2、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3、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商標;
4、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未經許可實施此種行為,無論屬故意或過失,均構成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
(二)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者主觀上明知或應知銷售的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即構成此類侵權行為。
(三)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這類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四種:
1、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
2、未經商標權人委托或者授權而制造其注冊商標標識;
3、超越商標權人授予的權限任意制造其注冊商標標識;
4、銷售屬于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四)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1、經銷明知或者應知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對此類行為采取過錯責任原則。
2、在同一種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圖形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誤認的。
3、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此種侵權行為以故意實施為必要條件。
十四、商標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政責任
商標侵權行為的行政責任,是指行為人對其商標侵權行為所必須承擔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商標法作出的強制性處罰。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收繳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3、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
4、收繳直接專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版和其他作案工具。
5、采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的,或者侵權商標與商品難于分離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責令并監督銷毀侵權物品。
6、罰款。對于尚未構成犯罪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5倍以下的罰款。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7、責令賠償損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應侵權人的請求責令侵權人賠償損失,其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
(二)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民事責任
依據《商標法》第39條的規定,商標侵權的民事責任主要有兩種:即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
(三)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刑事責任
1、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罪。行為人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如果行為人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罪。如果行為人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如果行為人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自己的商標如果沒有及時的注冊就很容易被他人搶注,因此,商標權利人就要懂得如何來維護自己的產品,找出各種證據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就算注冊了,那么也是可以在五年之內提出,只要自己有證據,就不怕被別人搶注,因為這遲早會拿回來的。
商標惡意搶注調查報告的作用是什么?
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認定
商標搶注賠償數額的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外嫁女戶口在娘家,能獲得安置補償嗎
2021-01-14如何銷售拆遷安置房
2020-12-10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3協議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2-16拆遷獎勵什么時候可以領取
2020-11-14補償協議簽訂后,遲遲拿不到補償款怎么辦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