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送達開庭通知送哪里
法院采取公告送達,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法律對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
公告送達存在的問題
我國人口眾多且流動頻繁,公告送達的比例日增。因公告送達只是一種擬制送達,與實際送達效果不同。實踐中,公告送達也常流于形式,存在一些問題。
1、送達功能未得到發揮,送而不達。我國法律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或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有關報紙上刊登公告;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特殊要求辦理。為規范公告送達,最高法院要求統一在《人民法院報》上刊登,但因《人民法院報》的覆蓋范圍不廣,公民也沒有看報的義務,受送達人難以看到該公告,導致受送達人出庭率極低,案件多為缺席審理,不利于保障受送達人的答辯權、舉證權、質證權、反訴權、上訴權等訴訟權利。
2、公告內容不規范。我國法律規定,公告送達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的,應說明起訴或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后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說明該判決或裁定的主要內容;屬于一審判決的,還應說明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審人民法院。但實踐中鮮有法院在公告內容中寫明上述內容,這導致受送達人即使看到了公告,也不知送達的主要內容。
3、受送達人身份不特定。公告的開頭一般就是受送達人的名字“某某某”,沒有注明個體特征,因我國同名同姓者眾多,導致被公告人身份的不特定,被告不明確。
4、公告周期長,形成訴累。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告經過的期限是六十日。加上寄發公告到見報的時間以及一個月的舉證期限,案件審理期限就很長了,客觀上大大拖延了訴訟造成原告訴累,司法效率也低。
5、認定下落不明無標準。對于認定被告下落不明,有以作為戶籍管理部門的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該證明具有一定法律效力;有以被告方近親屬出具無法聯系的證明,雖有一定可信度,但經常出現近親屬為避開送達的法院工作人員,故意隱瞞被告下落的情況;有以法院在被告所在的村(居)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加蓋公章,也只是寥寥數語,予以形式上的確認而已。但如何認定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并無具體的標準。
6、原告怠于協助送達。原告方經常不積極尋找被告的下落,認為糾紛到了法院就能解決,將送達的責任完全寄予法院。
法院采取公告送達,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法律對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