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財產關系的主要內容
(1)夫妻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實行婚后夫妻財產共有制(除夫妻另有約定的),夫妻雙方中任何方均不得擅自處理共有財產。
(2)夫妻雙方均有相互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3)夫妻雙方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法律還禁止以任何借口侵害配偶的財產繼承權。
《繼承法》第30條明確規定: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其立法精神在于特別注意維護婦女的合法財產權益,以保障男女平等原則的逐步實現。
《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取書面形式。沒有約定、約定不明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l8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夫妻雙方對其共同所有的財產享有平等的處理權。
根據《土地承包法》第30條的規定,離婚或者喪偶后的婦女,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其仍依法享有對原承包地的承包權。
二、夫妻財產關系的范圍
(一)夫妻財產制
我國《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采取的是法定夫妻財產制與約定夫妻財產制相結合的模式,并做了詳細的規定。
1、法定夫妻財產制
法定夫妻財產制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前、婚后都沒有約定或約定無效時,直接適用有關法律規定的夫妻財產制度。《婚姻法》明確了夫妻共同所有財產的范圍。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婚姻法》第18條則明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范圍,包括: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第13條的規定,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贊等也屬于個人財產。夫妻財產除了包括積極財產外,還包括消極財產,即對外負擔的債務。夫妻共同負擔債務,由夫妻共同所有財產清償;夫妻一方所負的債務,由其個人所有的財產清償。如果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而第三人又不知道該約定的,則以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清償。婚前、婚后的時間分隔點是婚姻登記之日,同居、共同生活、舉辦傳統婚姻儀式,都不是兩者的劃分標準。
2、約定夫妻財產制
約定夫妻財產制是相對法定財產制而言的,是依據不同的發生原因作出的劃分。它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協商對婚前、婚后取得的財產的歸屬、處分以及在婚姻關系解除后的財產分割達成協議,并優先于法定夫妻財產制適用的夫妻財產制度,又稱有契約財產制度,是意思自治原則在婚姻法中的貫徹和體現。
約定的內容,《婚姻法解釋(二)》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作如下約定:上述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的財產范圍,包括婚前和婚后取得的各種財產。約定的形式,法律明確要求采取書面形式。約定的生效條件首先必須具備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合法、自愿、真實;其次,應符合特別法上的要求,如男女雙方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約定的內容在第三人知曉時,其對外具有對抗的效力;否則,無對抗的效力。對內則對夫妻處理財產的行為產生約束力。為逃廢債務的虛假約定或協議離婚分割財產行為,應被認定為無效行為。對債務人非法目的的認定,可結合夫妻財產約定或協議分割的時間、方式、當時背景等加以考察。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婚姻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即法定夫妻財產制的有關內容。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
《婚姻法》還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二)夫妻間相互扶養的權利與義務
我國2001年《婚姻法》第20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夫妻相互扶養義務是法定的,具有法律強制性,無論就財產的歸屬作出怎樣的規定,都不能免除扶養義務。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是相互的,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另一方,有權經過調解或訴訟程序,要求對方履行義務。對拒絕履行扶養義務情節惡劣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國法律均明確規定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1900年《德國民法典》規定:夫應依其社會地位、財產及收益能力扶養其妻。如夫不能扶養自己者,妻應依夫妻負有相互扶養的義務,按其財產及收益能力給予夫社會地位相當的扶養。《瑞士民法典》第159條規定:兩配偶須相互協力,保持共同生活之幸福……并為扶助之義務。東歐國家的婚姻家庭法典,除規定夫妻之間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外,還規定夫妻一方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權利,以保證夫妻扶養義務的實現。可見,在配偶相互扶養上,各國的立法都是一致的。
(三)夫妻財產繼承權
夫妻相互享有繼承權是以夫妻身份關系為前提的,一種財產權利,是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家庭關系中地位平等的一個重要標志。1950年《婚姻法》確立了男女平等原則,在繼承問題上,徹底改變了以男子為中心的宗法繼承制度,在法律上賦予女子與男子同等順序繼承權。1985年通過繼承法將配偶與子女,羅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1984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繼承法均明確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受到嚴格的法律限制。其立法的依據是血緣關系、婚姻關系、扶養關系。
世界各國對法定繼承范圍的界定均是建立在血緣關系與婚姻關系基礎上的。現代世界的立法趨勢開始突破完全以血緣關系與婚姻關系作為確定法定繼承人范圍的傳統框架,開始將扶養作為確定繼承人范圍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繼承法》第30條規定: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根據該規定,離婚婦女有帶產再嫁的權利。“倒插門”的女婿在妻子死亡后有帶產再婚的權利。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在夫妻遺產繼承權上丈夫優于妻子。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大多承認了夫妻平等的繼承權。以配偶是否有繼承權為標準可以分為兩種立法主義:一是將配偶作為獨立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二是將配偶作為隨從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共同參與繼承,按法定比例分配遺產。以配偶繼承權的內容為標準可以分為2種立法主義;一是配偶享有遺產的所有權;二是享有遺產的用益物權或債權,以滿足生存方的生活需要。依據我國婚姻法和繼承法的有關規定,我國夫妻遺產繼承權采取了獨立順序的立法主義和取得遺產所有權主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公職人員可以繼承農村親人房產嗎
2021-01-14醫療糾紛裁決后多久執行
2021-01-24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