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監護人義務主要是什么?
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一)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人學;
(二)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三)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四)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于那些未經批準,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采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二、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監護人是指對人(多為未成年人)行使監護權的人,一般來說是父親和母親,這是簡單家庭的狀況。然而當原親生父母有的因為特殊情況無法養育自己親生子女,孤兒院或寄養家庭就變成小孩的監護人。亦有些父母雙亡的小孩由親戚照顧,照顧小孩的親戚就變成小孩的監護人。一些無法照顧自己的成年人(如智障人士)亦會有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嬰幼兒是完全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的特殊群體,所以監護人在履行監護職責的時候難免要更加費心一些。但是,整體程度上來說監護人的義務無非也就是照顧好對監護人的衣食起居,保障并尊重孩子的一切合法權益。幼兒在上幼兒園之后,幼兒園對孩子也是具有監護義務的。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到期房客不搬走該如何
2021-03-23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