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變更監護人規定是什么?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變更監護人規定是: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相關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
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三、變更監護人流程:
1、現有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或者監護人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而要求變更監護人的;
2、申請變更監護人,此處的申請人較廣泛,可以為未成年人的生父母,長期撫養未成年人的祖父、兄姐等,必須是與未成年人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
3、申請變更監護人,此處的申請人較廣泛,可以為未成年人的生父母,長期撫養未成年人的祖父、兄姐等,必須是與未成年人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
4、申請變更監護權的情形,多半是因為監護人的原因,包括不具有監護能力,對被監護人的利益有所損害等等。而在變更監護權的時候,也有一定的程序需要遵守。
監護人需要對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負責,如果一旦出現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不能夠繼續作為其監護人的可以申請變更。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需要變更,有民事能力但是其對于別監護人的成長或者健康不利的,也是可以申請變更監護人的。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怎么辦
2020-12-21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