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監護人是戶主嗎,有哪些規定
監護人是根據血緣關系、親屬關系依照法律的規定來的,與戶口薄戶主并沒有直接關系。
法定監護人跟居民戶口的戶主沒有必然的關系。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什么是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
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
在我國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國設立了相關的監護人制度。相關未成年人的父母是這類人的法定監護人,與戶口本上的戶主并無大大關系。這類監護人需要對這類相關的未成年人的子女進行相應的監護,保障這類人的生活和學習。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得到孩子扶養權
2020-11-17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