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證明材料是什么?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證明材料是戶口本。法定監護人是法律直接規定的,無需特別的證明文件;近親屬作為法定監護人的只需要戶口本即可證明。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法定監護人
第十七條 【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述,未成年人對于的社會沒有防備,但社會的誘惑和危害有太多,需要監護人履行好自己義務好好的保護未成年人長大,教會他分辨社會眾多事件的真假好壞,為他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步入社會,做自己想做的。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