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直接監護人是誰?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法定監護人是什么意思?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四種: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二是其他近親屬如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三是關系密切的其它親屬、朋友。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當地的民政部門。確定監護人也依上列順序進行。擔任法定監護人應監護能力。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主要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綜合上面所說的,不管是在任何條件下,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都是自己的父母親,監護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位置,而對于監護人也必須要在未成年人沒有民事能力的時候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這也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直到孩子滿了十八歲之后這種責任就會自然終止。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處理
2021-03-19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