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監護人的一般都是我們的親生父母,也可以是養父母,繼父母等等,我國法律規定監護人應該對別監護人的生活起居,成長教育等各方面起到監護的義務,履行監護人的職責。那么關于中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反饋內容是怎么樣的?
一、中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反饋內容
監護人同意書
監護人:姓名:性別:身份證號:
電話:與出行者的關系:
姓名:性別:身份證號:
電話:與出行者的關系:
出行者:姓名:性別:身份證號:
監護人(父親姓名)/(母親姓名)知道且同意(出行者姓名)于2013年4月29日至2013年5月4日獨自/與(同行人)一同赴日旅游,在日旅游期間(出行者姓名)可自行照顧自己的生活、旅游等諸項事宜,并保證其在日期間遵守當地法律法規,按時歸國。
特此說明。
父親:母親
二、可以作為監護人的人有哪些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出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父母過世或缺乏監護能力時,由下列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以提請法院裁決。不可以未經指定而直接要求法院作出裁決
中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反饋內容是怎么樣的?關于監護人通常在生活總常見的就是我們的父母,父母擔任兩個角色,擔任我們的法定監護人也擔任我們的父母,監護人在別監護人存在違法或者犯罪的行為的時候,依法成為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需要備案嗎
2020-11-19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珠海香洲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3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法院可以拍賣沒有房產證的拆遷安置房嗎
2021-01-05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應該是多少
2020-12-20拆遷安置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