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未成年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必須要有監護人的,包括未成年人在學校都是必須要有監護人的,那么關于學生注冊完學籍能不能改監護人這一問題,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
未成年的監護人是法定的,不得隨意變更。只有出現法定情形,才能依法變更。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害丹憤柑蒞紡縫尸俯建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的實施意見》第18條規定:“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也就是說,監護人是可以變更的,但是不得自行變更。那么,哪些情形可以換監護人呢?
哪些情形可以換監護人?
監護人不宜繼續擔任監護人或者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組織的申請,經查明事實,撤銷監護人的資格。通過訴訟撤銷監護后,原監護人的監護權利被取消,依法應另行確定監護人。所以,撤銷監護并不意味著被監護人不再需要監護,而是撤換新的監護人,這實際上是監護人的變更。
在確定了監護人之后,監護人就應該擔負起職責,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其財產也由監護人保管,可以被監護人合理利用,在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之前,最好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幫忙分析自己的處分行為是否有利于被監護人,以免惹來不必要的財產糾紛,因為對于被監護人的某些財產,監護人也不能作出處分。
小編認為,監護人的情形是法定的,使不得隨意更改的,除非在法定情形下,才可以更改,而且更改需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來,如果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咨詢我們相關律師。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服處罰如何解決
2021-02-14合同到期了剩余貨款怎么辦
2020-12-11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