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女方)A。
被告(男方)B。
A、B于1992年登記結婚,1995年生育一女C。本市徐匯區華山路房屋系A、B于2000年購買,產權登記人為A、B及C共同共有。該房屋購買時貸款285,000元,主貸人系A,至2012年12月尚有銀行按揭貸款14,324.15元。
庭審前,根據A的申請,本院通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委托上海某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對本市徐匯區華山路房屋的市場價值進行了評估。
上海某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于2012年10月29日出具評估報告,本市徐匯區華山路房屋的市場評估價為3,320,000元,A認為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格略微偏高,但未申請重新評估。
各方觀點
A訴稱,A、B婚后因性格不和等原因產生矛盾,現夫妻感情已經破裂,故要求:判決解除A、B的婚姻關系;雙方所生之女C歸A撫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本市徐匯區華山路房屋一套,具體分割方案為B在該房屋內的產權份額歸A,A補償B折價款1,000,000元。
B未到庭答辯,但其于2012年X月X日在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參加調解時表示同意離婚,但不同意A對本市徐匯區華山路房屋的分割方案。
法院觀點
法院認為,本市徐匯區華山路房產登記為A、B和C共同共有,因C尚未成年,故對該房屋的分割可在本案中一并處理。A、B均未提供可以多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證明,故本院確認A、B對該房屋享有同等的權利,該房屋在扣除C所有的部分外,應在A、B之間平分。因C在購買房屋及還貸期間,尚未成年,故C的份額應少于A、B各自可分得的份額,具體份額由本院酌情決定。A雖對評估價格提出異議,但未申請重新評估,當視為對評估價格的認可,B在收到法院送達的評估報告后未提出任何意見,系B放棄自己的訴訟權利,亦當視為對評估價格的認可。雙方對本市徐匯區華山路房屋的具體處理方式未達成一致意見,鑒于C隨A共同生活,該房屋中又存在C份額的事實,判決B在該房屋中的產權份額歸A所有,A補償B相應的房屋折價款,具體金額由法院酌情判決。
判決結果
B在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房屋中的產權份額歸A所有,A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給付B上述房屋的折價款1,250,000元。
律師點評
本案焦點問題:夫妻雙方婚后購房,產權登記為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三人,離婚時如何分割?上海高院的相關指導意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婚姻家庭糾紛若干問題的意見》問題12:“夫妻雙方婚后出資購房,產權人可能登記為夫妻雙方或其中一方,也可能登記為夫妻雙方或某一方與子女,或者只登記為子女一人,如何確定該房產權利?”解答:“夫妻雙方婚后共同出資購買的產權房,無論登記為夫妻雙方或一方,均為夫妻共同財產。若產權登記中有子女,則為夫妻雙方與子女共同所有。在產權登記中未約定按份共有的,應認定共同共有。至于產權人只登記為子女一人的房屋所有權問題,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適用問答》2005年第3期問題六已有答復,但鑒于未成年子女未出資,也不承擔還貸義務,在處理房產權利時可適當調整子女所得的比例。”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適用問答》2005年第3期中規定:“問題六、夫妻共同出資購房,但產權人只登記為未成年子女一人,則該房屋所有權人如何確定?答:物權公示原則是指物權的享有和變動需有可取信于社會公眾的外觀表現形式,通常不動產物權享有和變動的公示方式為登記。但不動產物權的登記應區分外部效力和內部效力。對外效力是指基于物權公示公信原則,一旦不動產物權經登記,善意第三人基于對登記的信賴與登記權利人發生的不動產交易行為受法律保護;對內效力則應探究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來確定真正權利人。”實踐中,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購買房屋后,出于各種因素的考慮,有時將房屋產權只登記為未成年子女一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房屋的真實產權人即為該未成年子女,而應考量夫妻雙方在購買房屋時的真實意思。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證據,否則通常仍然將房屋視為夫妻及未成年子女共有財產。但是,對于因房屋產生的債務,應由夫妻負責償還。
本案系爭房屋是A、B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登記在A、B及婚生子女C名下,并約定為A、B、C共同共有。因C未成年,既未履行出資義務,也不承擔還貸義務,從保護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權利及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雙重角度來考慮,離婚時對系爭房產應予以分割。由于房屋的實際出資人及實際控制人為A、B,就家庭內部關系而言,房產的真正權利人應為A、B,鑒于產權登記中有C的名字,物權登記對外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故在分割時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可適當調整未成年子女的產權份額,C的份額可適當少于A、B各自可分得的份額,具體份額可由法院酌情確定。針對夫妻共同財產部分,原則上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本案中A、B均未提供可以多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證明,故按照一般原則均等分割。系爭房屋在保留未成年子女C的份額后,剩余部分在A、B之間平均分配。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故本案法院鑒于C隨A共同生活,該房屋中又存在C的份額的事實,判決B在該房屋中的產權份額歸A所有,A補償B房屋折價款1,250,000元。
很多人以為產權證上寫上子女的名字并不代表子女享有房屋產權份額,這種想法是有偏差的。我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據此可知不動產物權以登記為準,若房屋產權證上將子女登記為產權人的,則其必然享有產權份額,而不論子女是否確有出資,此時房屋產權份額可視為是父母對子女的一種贈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