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能作為遺產分配嗎
死亡賠償金不屬于遺產。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近親屬的精神損害賠償,是死者近親屬的財產,不屬于遺產。分配主體為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由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的賠償。
造成死亡,事故責任者要支付給死者家屬一定數量的賠償金,這是法律的明文規定。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交通事故死者家屬在獲得一定數量的賠償金后,因為拒絕用此筆賠償金清償死者生前的債務而被告上法庭,而且在法庭上,雙方對死亡賠償金的性質認定存在明顯爭議,對死亡賠償金是否應該用于清償死者生前的債務問題,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也就是說遺產是公民生前或死亡時存在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賠償金是在受害人死后才產生的,在公民死亡時并不現實存在,故不符合遺產的法律特征。因此,將死亡賠償金作為遺產處理,在我國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中找不到依據。
二、死者近親屬包括哪些人
近親屬在我國民事關系里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交通事故賠償中往往不考慮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問題,受害人家屬可自行決定,但是賠償權利請求人的順序應當為:
1、與死亡受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 第一順位的賠償權利人: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
2、其他近親屬 如果無第一順位的賠償權利人,則由第二順位權利人也即死者的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享有。
值得一提的是,兒媳婦作為死者的,其公公婆婆不屬于近親屬;女婿作為死者的,其岳父岳母也不是近親屬,他們都是不是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不具有對死亡賠償金起訴索賠的權利,也無權要求獲得死亡賠償金。
綜上可知,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賠償金賠償的不是死者本人,死者已經死亡,權利義務消滅,無法作為權利主體接受補償。即是如此,那么死亡賠償金是屬于死者親屬的,并非死者個人財產,不屬于死者的個人財產,自然不存在繼承的問題,故而死亡賠償金不能作為遺產繼承,屆時還需依據相關法律由相關的人員獲得。
遺產繼承的順序及分配比例?
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比例是多少?
關于老人遺產共同財產分配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城中村拆遷的基本流程怎么走
2021-02-19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城市舊房拆遷中補償是多少,如何安置分配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