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指遺囑人用遺囑的方式將其個人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贈給國家、集體和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法律制度。而遺贈扶養協議指公民與扶養人或集體所有制組織訂立的有關扶養人或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的協議。
一、遺贈
遺贈具有如下特征:(1)它是單方民事法律行為;(2)受遺囑人可以是國家、集體組織,也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個人;遺贈的標的只能是遺產中的財產權利,?而不包括財產義務。(3)遺贈須由受遺贈人親自接受,并明確表示接受時才發生遺贈的法律效果。(4)遺贈是在遺囑中規定的,須以遺囑的方式進行。?(5)受?遺贈人無權參與財產的分配,僅能從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或遺囑執行人處取得受遺贈的財產。
二、遺贈扶養協議
遺贈扶養協議具有獨特的法律特征:(1)遺贈扶養協議是雙務合同;(2)遺囑扶養協議是雙方的法律行為;(3)遺贈扶養協議在適用上具有優先性,其優先性表現在:遺囑與遺贈扶養協議內容相抵觸時,遺囑無效,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優于遺囑,遺囑的效力優于法定繼承;(4)遺贈扶養協議中扶養人的權利只能在受扶養人死亡時實現。
三、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之區別
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都是財產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在生前作出處分,在死后實現財產所有權轉移的行為,但是兩者有以下的區別:
1.遺贈扶養協議是雙方法律行為,而遺贈是單方法律行為。遺贈扶養協議采用合同形式,而遺贈的意思表示采用遺囑形式。
2.遺贈扶養協議是死后生效行為與生前生效行為的結合,而遺贈屬于死后生效的行為。
3.遺贈扶養協議中的扶養人必須是有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集體組織,而遺贈中的受遺贈人可以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也可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4.遺贈扶養協議屬于有償的行為,遺贈是無償的行為。
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
5.《繼承法》中關于受遺贈人以及遺贈扶養協議中扶養人接受、放棄權利的規定不同。
按照《繼承法》的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明確的意思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而?上述規定并不適用于《遺贈扶養協議》中的當事人,因為遺贈扶養協議本身就是遺贈人與扶養人就扶養、遺贈相關事宜達成合意的一種書面表示,從協議成立之日起?開始發生法律效力。遺贈人享有受扶養的權利,但同時應當承擔生前妥善保管遺贈財產并在死后將財產轉移給扶養人所有的義務;扶養人享有在遺贈人死后取得遺贈?財產的權利,但必須承擔對遺贈人生養死葬的義務。因此,遺贈扶養協議中扶養人的權利只能在受扶養人死亡時實現。
四、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應該注意的問題
1.扶養人應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為《遺贈扶養協議》是雙務合同,扶養人應承擔對遺贈人生養死葬的義務。
2.?遺贈扶養協議雙方當事人應為:遺贈人、扶養人,不宜用遺贈人、受遺贈人或者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稱謂。因為《繼承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6條也規定:“扶養人或集體組織與公民訂有遺贈扶養協議,扶養人或集體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其支付的供養費用一?般不予補償;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則應償還扶養人或集體組織已支付的供養費用。”
五、遺贈扶養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1.扶養人(受遺贈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2.應明確具體寫出遺贈扶養雙方各自的權利義務。
3.遺贈內容應寫明遺贈財產的各稱、數量、處所。
4.扶養內容應寫明提供扶養具體內容、辦法和期限。
遺贈撫養協議的效力如何
怎么寫遺贈撫養協議?
申辦遺贈撫養協議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