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權指的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法享有的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個人住宅的權利。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本文對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這一疑問,以典型案例的形式為大家進行分析,以此作為對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的參考。
【案情】
80年代初,黃某以一戶三人(黃某與妻子張某、大兒子)名義申請了宅基地建房。同年12月,小兒子出生。2002年大兒子結婚,黃某因車禍去世。2003年,小兒子因結婚另行申請了宅基地建房;大兒子也將房屋拆除,在原宅基地上建了新房,張某隨大兒子居住。2004年,大兒子居住房屋面臨拆遷,獲得了拆遷補償款10萬余元和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款36萬余元。小兒子得知后,認為宅基地補償款屬于申請宅基時的黃某、張某和大兒子共同所有,三人應各享有12萬余元。父親黃某已經去世,其享有的12萬余元應作為遺產由母親、哥哥和自己共同繼承。大兒子反對,雙方對簿公堂。
【審判】
法院審理后認為,該案從表面看爭議標的是宅基地補償款,實質是對宅基地使用權歸屬的爭議。因宅基地使用權是宅基地補償款的發生原因,明確了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即明確了宅基地補償款的所有者。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與農民個人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緊密相關,因出生而獲得(但并不一定實際享有),因死亡而消滅。黃某于2002年因車禍死亡,自然失去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不再是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宅基地補償款當然也無權享有。小兒子要求分割宅基地補償款的訴請于法無據,判決駁回。
【評析】
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是否屬于“個人財產”呢?一、從宅基地使用權的外部關系來看,其是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是特殊的財產,不應作為遺產繼承。其特殊性表現為:無償性、人身依附性及福利性。宅基地使用權的上述特性決定了它是一項不適于繼承的“特殊財產”:基于取得上的無償性,如允許其繼承,將使繼承人無端受益,有違公平理念;人身依附性決定了它必須因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而取得、因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消滅而消滅,不產生在不同主體之間的流轉(繼承)問題;而福利性質決定了如果允許繼承,將導致宅基地無限擴大。二、從宅基地使用權的內部關系來看,屬于家庭共同共有,不是被繼承人的個人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按照共同共有的法理,家庭成員對宅基地使用權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家庭成員之間不產生份額的問題。在家庭關系存續期間,家庭成員不得請求分割,只要家庭關系存在,宅基地使用權的共同共有關系就存在。家庭個別成員的死亡,并沒有導致家庭關系的消亡,也就不會產生宅基地使用權的分割問題,無法形成死亡人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個人份額。既然宅基地使用權并非個人財產,自然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以上的內容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宅基地使用權繼承方面的疑問,歡迎免費咨詢律霸網站的律師,他們會為您做出針對性的專業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在學校吃飯食物中毒怎么辦
2021-02-28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