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鬧離婚時,妻子主張平均分割房產,而丈夫卻提出購買該房時其父母也曾出資,故應先將該部分款項返還父母,再與妻子分割房屋價值剩余部分。日前,浦東新區法院經審理本案后認為,父母為夫妻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應認定為對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據此,本案男方父母的出資不應返還,房產由夫妻雙方平分。
本市中年夫婦盧某與周某因感情不和,家庭矛盾不斷,曾兩次訴訟離婚,均被法院駁回。2010年4月,女方盧某第三次提起離婚訴訟,要求法院判令其與丈夫周某離婚以及平均分割房產等。
對此,被告周某當庭表示,同意離婚,但要求孩子隨其生活,盧某每月支付800元撫養費并支付雙方分居期間的撫養費,不同意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同時,周某提出,盧某要求分割的房產坐落在本市河東區,這套房屋是夫妻二人于2003年4月購買的,房屋所有權人是周某,而且在買房過程中,周的父母曾出資10萬元,所以不同意平均分割該房產。
庭審中,盧某與周某二人均認可上述房屋現價值為56萬元。結合上述事實,法院認為,夫妻感情是婚姻關系的基礎。原、被告婚后均未注重夫妻感情的培養,導致發生矛盾,三次成訟,夫妻感情漸至破裂。現原告要求離婚,被告表示同意,故依法準予離婚。關于住房問題,因該房屋系原、被告婚后購買,應認定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被告主張其父母在他們夫妻二人購房時出資10萬元,故應先將10萬元返還其父母,房屋價值剩余部分由二人平均分割。而原告主張公婆在其與丈夫購房時出資8.5萬元,但此款系公婆對其夫妻二人的贈與,故不應返還,應將房屋在其夫妻之間平均分割。法院分析認為,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被告父母在原、被告婚后為雙方購房出資,且未明確表示贈與被告個人,故被告父母的出資無論數額多少,均應認定為對原、被告雙方的贈與。根據法律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后,不得撤銷贈與,故被告父母的出資不應返還,該房應由原、被告平均分割。鑒于該房目前由被告居住,故該房歸被告所有,由被告給付原告住房補償款28萬元為宜。
法律鏈接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