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
一、《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二、解決彩禮糾紛注意事項
1、決彩禮糾紛時應遵循的原則。
決定彩禮是否返還,以當事人是否締結婚姻關系為主要判斷依據。給付彩禮后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原則上應返還彩禮;如果已結婚的,原則上彩禮不予返還(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習俗舉辦了結婚儀式但沒有領取結婚證書的,解除同居時彩禮原則上不予返還。
2、婚前給付彩禮的,必須以離婚為前提,才能考慮支持返還請求。
如果給付彩禮之后,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給付人要求返還給付的,不予支持,因為此時夫妻尚作為一個共同體,遵循夫妻法定財產共有制。如果當事人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該項請求,法院準許離婚的,可根據情況作出是否支持返還彩禮請求;判決不準離婚的,不能支持當事人返還彩禮的請求。
3、須是當地確實存在婚前給付彩禮的習俗。
一般來說,彩禮問題主要大量存在于我國廣大的農村和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人們迎親嫁娶,多是按民風、習俗形成的慣例。如果當地沒有此種風俗存在,就談不上給付彩禮的問題。對于不能認定為彩禮的、屬于男女交往間所為的給付財物如何處理,要視其具體情況及性質,由法院依法作出處理。
4、區別彩禮給付時當事人的主觀意愿。
一般來講,彩禮的給付往往迫于當地行情及社會壓力而不得不給,完全自愿給付且無任何附加條件的屬于一般贈與行為,如果沒有特殊規定,通常不予支持返還彩禮的請求。
5、付彩禮后辦理了結婚登記,但雙方并未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對于要求返還彩禮的,應予以支持。
雙方登記結婚后,如果一直沒有共同生活,也就沒有夫妻之間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經歷,實質意義上真正的共同生活還沒有開始。
6、于彩禮的給付、接受主體應當作寬泛解釋。
實踐中,給付彩禮并不單純的是男女雙方之間的事情,常常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往來。對于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應作廣義的理解,不能僅僅局限于準備締結婚姻關系的男女本人,應包括各自的親屬。現實生活中,彩禮往往是給付了女方的娘家,真正用于男女結婚的很少;許多時候,彩禮是全家用共同財產給付的,甚至是全家共同舉債所為。考慮到這些具體的情況,如果將給付人的主體和收受人的主體都作限制性解釋的話,不利于這類糾紛的妥善解決。
7、錢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這屬于彩禮返還的特殊情形。生活困難有絕對和相對之分,絕對困難是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相對困難由于給付彩禮造成了生活前后相差較懸殊,相對于原來的生活條件來說,變得困難了。司法解釋的本意,是在前一種意義上,即絕對困難進行規定的。
8、彩禮返還適用的訴訟時效問題。
彩禮的返還適用普通的訴訟時效,即兩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權利受到侵害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開始。因此,此類糾紛的起算,有以下幾種情形:如果雙方沒有締結婚姻關系的,給付人應當及時履行自己的權利,向對方主張自己的權利。對方拒不返還的,訴訟時效開始起算;如果雙方登記結婚的,自其解除婚姻關系之日起,給付人就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開始計算。
因此在悔婚期間雙方應當明確自己并未進行登記結婚手續,或者并未共同生活的,可以按照當地的習俗進行返還彩禮給對方。若是因為彩禮問題而向法院提出訴訟時,當事人應擔注意具體訴訟時效,切勿錯過規定的時間。當然,彩禮的糾紛問題最好通過私下調解。
彩禮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彩禮返還的比例是多少
女方可以拒不返還彩禮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