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亞細亞藥業有限公司。
被告:**康奇有限公司。
原告**亞細亞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公司)訴稱,原告與被告**康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均生產衛生部批準的褪黑素類產品,原告產品名稱叫“眠*康”,被告產品名稱叫“腦白金”,功能為改善睡眠。然而被告在宣傳材料中卻宣稱其腦白金產品的主要成份是“腦白金”,并稱天然腦白金是體內“腦白金體”所分泌的激素。事實上,從醫學定義上講,人腦內被**公司稱為“腦白金體”的腺體歷來叫松果體(松果腺),被**公司稱為“腦白金”的物質歷來叫“褪黑素”。被告違規宣傳足以使消費者造成這種認識,“人腦內有腦白金體,它分泌腦白金,珠海**公司能生產腦白金,別的廠家生產的是褪黑素產品,與腦白金是完全不同的產品。”被告利用這種改變人體器官名稱的方法,誤導消費者以擴大其產品的銷量,其行為完全符合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所列的以虛假廣告的方法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給原告及同類產品生產企業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訴請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新聞媒體上公開道歉,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萬元并承擔訴訟費及訴訟代理費。法庭開庭審理中,原告將賠償請求變更為1元人民幣。
被告**公司辯稱,首先被告腦白金產品既有膠囊又有口服液,具有改善睡眠和潤腸通便兩種功能,而原告產品僅具有改善睡眠單一功能,因此“腦白金”與“眠而康”并非同一類產品,兩者不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前提,原告訴訟邏輯錯誤。其次,被告沒有主觀過錯。被告在生產銷售“腦白金”及廣告宣傳時,原告還沒有取得衛生部批文,更談不上生產、銷售。“腦白條”產品在時間上先于“眠而康”的客觀事實,充分說明被告主觀上沒有過錯。再次,作為知名產品的“腦白金”在客觀上也不可能同一般產品“眠*康”去實施章爭,原告起訴沒有依據。而原告隨意變更請求數額,并實施了對比廣告侵犯知名商品特有名稱權、損害被告商業信譽及商品聲譽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其訴訟實質是借助新聞炒作,牟取不正當利益。綜上,被告對原告并沒有實施不正競爭行為,原告訴訟請求不能成立。
[審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