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離婚房子過戶的流程是怎樣的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離婚房產過戶首先需要辦理離婚房產析產,離婚房產析產是離婚房產過戶免征契稅的證明。如果不是因為離婚分得的房產,在房產過戶時就需要繳納契稅。辦理完離婚房產析產手續后,就可以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離婚房產過戶手續,具體的過戶流程有:
(1)、協議離婚,簽訂離婚協議書的到公證處辦理析產公證,如有離婚判決書的話無需辦理公證;
(2)、到交易中心辦理轉繪;
(3)、到房管局辦理免征契稅申請;
(4)、辦理析產登記手續并繳交50元登記費;
(5)、取證。
離婚后房產過戶所需證件
我們都知道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置辦的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所以,一旦離婚了,也要對房產進行分割,確定分給一方的,那么就要去辦理房產過戶。而在普通過戶中,需要帶上的材料有如下:
1、房地產轉移登記申請表;
2、申請人身份證明;
賣方需要的材料:身份證原件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如果是已婚的話需要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房產證原件;如果夫妻雙方有一人無法到場的話,必須要先寫份委托書再去公正局公證,戶口本及復印件一份。
買方需要的材料:身份證原件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戶口本及復印件,如果是單身的話,需要去市民政局開單身證明。
3、房地產權利證書;
4、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書,房地產買賣合同書,(按規定需公證的,應提交公證的房地產買賣合同書)或經公證的房地產贈與書,或經公證的房地產繼承證明文件,或房地產交換協議書,或房地產分割協議書;
5、已設定抵押權的,應提交抵押權人同意的書面文件;
6、人民法院強制性轉移的應提交生效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
7、非法人企業、組織的房地產轉移,應提交其產權部門同意轉移的批準文件;
8、行政劃撥、減免地價的土地,應提交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和付清地價款證明;
9、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取得房地產的,應提交中標確認書、拍賣成交確認書、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書和付清地價款證明;
10、屬于政府福利性商品房的應提交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復;
12、房地產共有人同意轉移的意見書;
13、收購或合并企業的,應提交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14、國有企業之間或其他組織之間的房地產調撥的,應提交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15、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其他文件。
而離婚過后的房產過戶,所需要的證件資料一般包括:
1、房產證。
2、身份證明及復印件。
3、如果是協議離婚的,還需要提交離婚證及復印件,離婚財產歸屬協議。
4、如果是權利人一方申請過戶登記的,還需要提交經公證的離婚財產歸屬協議。
5、如果是法院判決離婚的,還需要提交生效的法院判決書及復印件,判決書中明確房產歸屬的由權利人一方申請登記。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夫妻約定財產制】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協議離婚房子過戶的流程是如何的”問題進行的解答,簽署離婚協議書后,當事人需要攜帶相關材料到公證處理辦理公證,然后再到房屋管理部門辦理過戶登記。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行使時間有何規定
2020-11-16公安局有權沒收違法所得嗎
2020-11-22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