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構成委托監護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委托監護是由合同設立的監護人,委托監護屬意定監護。委托監護可以是全權委任,也可以是限權委任。前者如父母將子女委托祖父母照料或配偶將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院照料;后者如將子女委托給寄宿制學校、幼稚園等。依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的解釋,委托監護不論是全權委托或限權委托,委托人仍要對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只有在確有過錯時,才負擔連帶賠償責任。即法定或指定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不因委托發生移轉,委托監護人只承擔過錯連帶賠償責任,其在盡到監護之責而無過錯時,被監護人之行為如依法律仍須由監護人負責時,則由法定監護人承擔。
如何才能構成委托監護
監護職責是否可以委托于他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涉及法律上監護目的貫徹的問題。從理論上說,監護是法律上強行的制度,中心點在于更好地保護被監護人,因此原則上應不容許委托,除非基于受監護人的教育或受照顧必要。我國司法實踐基于某種實用的考慮,承認了委托監護。
要形成委托監護,即成立委任監護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委托監護人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情況設立:
(一)由父母委托他人做其子女的監護人。
(二)由法定監護人把自己的監護職責委托他人實施。委托監護可以是全權委任,也可以是專門委任。前者如父母把子女委托給祖父母、外祖父母全權照料,或者配偶把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醫院或者福利院全權照料;后者如委托給保姆、托兒所、幼兒園、學校、醫院等。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三十條 【協議確定監護人】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上述文章中我們對于委托監護已經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委托監護和監護人擁有的權利和義務都是一樣的,如果在監護期間出現一些責任,委托監護人也是需要承擔一部分的責任。如果對于上述內容你還有不懂得地方歡迎到律霸網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中指前關節骨折是輕傷害還是輕微傷
2020-12-29無固定期合同終止到底怎么賠償
2020-11-20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