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三大訴訟法都把證人證言作為證據之一,但對什么是證人及證人證言沒有明確定義。一般認為,所謂證人是指知曉案件情況并在庭審或訴訟過程中向司法機關提供證詞的人。訴訟中要想作為證人,那就要先滿足證人資格,究竟法律中規定的證人資格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證人資格是什么
1、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在訴訟角色上,了解案情的人(如法官、檢察官、公安機關、鑒定人等)應當優先履行證人義務。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2、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但是,雖然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如果能夠辨別是非并能夠將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準確表達出來,如盲人講述所聽到的情況,聾、啞人講述所看到的情況等,依法也可以作為證人。對于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二、證人需要的條件有哪些
要成為訴訟中的證人,適格的條件有四個:
1、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況。知道案情是指證人直接憑借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感知案情的人,這里的感知是直接感知,而不是聽說,據說等的間接感知。
2、能正確表達意志。如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做為證人,證人是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法院進行相關陳述的人,因此,這就要求證人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真實、清晰地表達所感知的案件事實。
3、能正確認識作證的法律后果。
4、訴訟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只要同時具備這四條,不論國籍、種族,性別,文化程度有何不同,均可成為民事訴訟中的證人,但是,在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中擔任法官、陪審員、鑒定人、法警、翻譯人員、律師,不能同時定為該案的證人,因為那樣便會造成角色沖突,不利于公正原則的實現,也不利于訴訟程序的維護,做為案件的當事人,與案件有直接的利害沖突,也不能做為證人。
應注意的是,證人因作證而遭侮辱、誹謗、毆打或者其他方法被打擊報復時,有權要求人民法院給予法律保護,也有權要求人民法院給予因法庭要求出庭作證所支出的費用和受到的損失,如誤工工資、誤工補貼、差旅費等。以上分享的知識內容可能較為簡略,要是還不能解開你的疑惑的話,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尋求更全面的解答。
證人證言怎么質證,它的質證規則是怎樣的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農村征地對于沒有房子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2行政強制拆遷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