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健全,公民法律意識也逐漸提高,并且可以根據法律尋找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任何法律都是有存在的依據,才能體現其價值和意義。那么,聽證的法律依據有哪些?下面,律霸小編為您進行簡單的介紹。請您往下閱讀。
一、聽證的法律依據
1、聽證是指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的法律程序。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中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時,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2、聽證是指行政機關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在作出決定前,由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取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與法律依據,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申辯及意見的程序活動。聽證程序是指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由聽證程序參加人就有關問題相互進行質問、辯論和反駁,從而查明案件事實的過程。
聽證制度是行政機關在作出影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決定前,由行政機關告知決定理由和聽證權利,行政相對人表達意見、提供證據以及行政機關聽取意見、接納證據的程序所形成的一種法律制度。
3、聽證是一個帶有現代民主政治色彩的制度。1946年美國制定《聯邦行政程序法》,第一次規定聽證程序為行政程序的核心。它的基本精神是:以程序的公正,保證結果的公正。
中國最早引進聽證制度的是深圳市。真正在全國普及是在1996年,《行政處罰法》將聽證制度納入行政執法程序。
4、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聽證:治安管理處罰的聽證范圍沒有“責令停產停業”;
第九十八條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二千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舉行聽證。
通過以上小編對聽證的法律依據有哪些的敘述,想必大家對聽證的相關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聽證是公正、公開的體現,只要你依照法律規定,符合相關的條件,就可以參加聽證或者旁聽。因此,如果享有聽證的權利,就要遵守聽證的義務。聽證程序的完善有利于促進法律的進步,加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和加快社會的進步。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沒收非法財物需要聽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公司有債務可以向外融資嗎
2021-02-04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