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現在的法律制度是越來越完善了,幾乎我們身邊發生的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由我們國家的法律來進行解決的。我們大家肯定都知道行政賠償,行政賠償在我們的身邊發生的概率非常的高,行政賠償是有規定的。那么行政賠償法實施細則是什么?
賠償原則
只有行政行為,即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執行公務的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非行政行為,如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司法機關的司法行為,行政機關的民事行為及行政人員的個人行為等,均不能構成行政賠償。
行政違法
只有違法行政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合法行政行為不能構成行政賠償。行政賠償僅以客觀上行政行為違法為要件,而不以行政主體主觀上是否有過錯為要件。
造成損害
行政賠償因行政主體違法行政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而引起。首先,違法行政行為侵犯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違法行政行為只有在侵犯了相對人合法權益即屬于行政侵權行為時,才能構成行政賠償。如果侵犯的不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則不能構成行政賠償;如果沒有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如有利于相對人的違法減免稅,就不能構成行政賠償;如果剝奪的是相對人的非法利益,也不能構成行政賠償。其次,行政侵權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違法行政行為未造成實際損害,如不舉行聽證但未影響相對人實體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或者該行政損害不是由該行政行為造成,如由于相對人本人過錯造成,則不能構成行政賠償。
最后,行政賠償責任由國家承擔。行政主體由國家設立,其職能屬國家職能,行政權也屬國家權力,行政主體及其行政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所實施的職務活動,是代表國家進行的,本質上是一種國家活動,因此,行政主體違法實施行政行為,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的,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并不是由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承擔賠償責任。但正如行政主體代表國家行政職權一樣,行政主體也是國家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代表即賠償義務人。
構成條件
歸責原則雖然是判斷責任構成的“最后界點”,但是,單憑歸責原則,還是無法合理、全面地判斷出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責任的。這就需要有較之于歸責原則更加具體和明確的責任構成要件。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的規定,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由行政主體、行政賠償起訴書 行政違法行為、損害后果和因果關系四個部分構成。
行政主體
所謂行政主體是指執行行政職務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其中“行政機關”包括中央行政機關(如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與地方行政機關(如地方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肮ぷ魅藛T”則既包括行政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也包括受上述機關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
職務違法
所謂職務違法行為是指違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它是行政賠償責任中最根本的構成要件。在這個概念中,需要說明的是:
(一)什么是違法;
(二)什么是“執行職務”。
對此,我國國家賠償法未作規定,理論界認識也不一,但從行政賠償的立法精神看,“違法”應包括違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規章、地方性法規與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和我國承認與參加的國際公約等。“執行職務”的范圍應既包括職務行為本身的行為(如工商管理部門違法吊銷許可證和執照),亦包括與職務有關連而不可分的行為(如訊問案件時,警察刑訊逼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途中違反交通規則將他人撞傷)。
損害后果
確立行政賠償責任的目的在于對受害人受到的損害進行賠償。因此,損害的發生是行政賠償責任產生的前提。損害包括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害、物質損害與精神損害、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損害僅指物質損害與直接損害,而不含精神損害與間接損害。
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聯接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的紐帶,是責任主體對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基礎與前提。如果缺少這種因果關系,則行為人就無義務對損害后果負責。因果關系的苛嚴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相對人一方合法權益救濟的范圍,我國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中的的因果關系應采取什么樣的因果關系呢?理論上歧見紛紛,但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采用直接因果關系,即指行為與結果間存在著邏輯上的直接關系,其中行為并不要求是結果的必然的或根本原因,但應是導致結果發生的一個較近的原因,至于其關聯性緊密程度,則完全要依據案情來決定。
對于行政賠償法實施細則是什么的問題我們國家做出的規定是非常的詳細的,我們首先要認識到什么是行政賠償法,行政賠償法就是侵犯了合法人的權益的時候國家進行相應的賠償。行政賠償規定的相關問題在法律當中說明了很多的情況,所以說我們還是應該去了解的。
最新行政賠償法全文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別?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結婚會坐牢嗎
2021-02-18“一房二賣”的法律后果和糾紛的處理原則
2021-02-12乘坐客車行李丟失可否向承運方索賠
2021-01-12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個人拆遷補償款是否屬于信息公開范圍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