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獨資有限責任是公司法人嗎?
國有獨資企業的廠長(經理)是上級任命的,是企業法定代表人,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處于中心地位。國有獨資公司總經理是由董事會聘任,對董事會負責,根據董事會的決策,對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負全面的責任,董事會與總經理之間是一種聘用關系(委托代理關系)。
二、問題
按《公司法》注冊的企業存在以下問題:
1.董事會制度實際上的缺失在20世紀90年代也有一批國有獨資企業按《公司法》注冊,建立了董事會。然而,這些企業大都是董事長總經理為一個人,董事會和經理層成員高度重合,因此,董事會的作用被弱化,董事會實際上被內部人控制,董事會制度在實際上缺失了。
2.決策權高度集中于董事長體制轉軌后的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都由以前的廠長一人兼任,董事會的成員也幾乎是原企業的高管人員。因此,董事長依然完全掌握國有獨資公司的控制權,董事長在企業中的地位并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種一人壟斷決策的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容易造成董事長大權獨攬,一旦決策失誤,后果不堪設想。
2004年試點后的企業則存在以下問題:
1.董事會不具有總經理任免權
根據2006年的最新的《公司法》規定: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在這次的董事會試點中,國資委沒有下放給央企董事會任免總經理的權利。經理是否受到董事會任免,國資委是否放權給董事會決策任免總經理的職位,將成為決定董事會能夠有效制衡監督管理層的首要問題。
2.外部董事來源具有單一性
從試點的情況看出,除了寶鋼的董事會成員相對多樣化以外,試點的企業中大部分的外部董事是國有企業退休的高層領導。誠然,作為國有企業退休的總經理或董事長,對于國有企業的管理經營都有很豐富的經驗,然而將其作為外部董事的主要構成,必然削弱董事會的獨立性。當外部董事作為退休國有企業領導的唯一工作,而他們的薪酬又是直接由公司支付,他們可能會采取比較中庸的態度對待董事會的大小決議,那么獨立監督的效果將很難達到。
為了更好的保障和規范公司的經營行為,國家也是制定并要求所有的企業都要遵循企業法,其中也會規定了企業必要有設立企業法人、董事以及其他的職位,如果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了任何的違規行為后,也是會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同時企業的負責人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怎么設立國有獨資公司?申請設立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國有企業收購程序是怎樣的
國有企業改制方案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確立的條件
2020-11-28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
2021-03-05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