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間的商業競爭越來越頻繁,競爭的延續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除此以外還會給消費者帶來實際的好處,例如,產品的體驗感增強,但是商業競爭的也是有底線的,一旦超越法律的界定,就會觸犯法律,那么,公司法同業競爭的認定是怎樣的呢?
公司法同業競爭的規定
1、《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 發行人的業務獨立。發行人的業務應當獨立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同業競爭或者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
2、《上市公司治理準則》
第二十七條 上市公司業務應完全獨立于控股股東??毓晒蓶|及其下屬的其他單位不應從事與上市公司相同或相近的業務??毓晒蓶|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業競爭。
3、《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7.2.9 上市公司收購、出售資產的公告應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十一)如果收購資產后,可能與關聯人產生同業競爭的,應披露規避的方法或其他安排(包括有關協議或承諾等)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六十一條規定:“董事、經理不得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同類的營業或者從事損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動。從事上述營業或者活動的,所得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二、 同業競爭的形成
與在通常情況下,同業競爭的形成與未進行“完整性重組”有直接關系,在公司改制時,發起人未能將構成同業競爭關系的相關資產、業務全部投入股份公司,最終導致股份公司現有的經營業務與控股股東形成競爭關系。大型國有企業、跨國集團以及民營企業作為主要發起人的情形下,比較容易出現同業競爭的問題。
三、 同業競爭的判斷
同業競爭主體的判斷,應從實際控制角度來劃分,第一類包括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通過協議或公司章程等對企業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實際控制權力的股東、可以控制公司董事會的股東、與其他股東聯合可以共同控制公司的股東;第二類包括上述股東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公司,也就是擬上市公司的并行子公司。
同業競爭內容的判斷,不僅局限于從經營范圍上做出判斷,而應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從業務的性質、業務的客戶對象、產品或勞務的可替代性、市場差別等方面進行判斷,同時應充分考慮對擬上市企業及其股東的客觀影響。例如華潤集團下的華潤超市和深萬科下的萬佳百貨,一個是立足于生活小區的小型超市,一個是綜合性的商場,從市場定位、客戶對象等還是有區別的,并且華潤集團和深萬科一直以來就在各自的商品零售業發展,無論要誰兼并誰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深萬科在公告中這樣表述:“華潤萬方和萬佳業務雖然同處零售行業,但因雙方業態和經營模式及商品種類存在很大差異,并沒有構成直接對立的利益沖突。華潤將按照有利于萬科長遠發展和有利于萬科中小股東利益的原則避免在零售業務方面與萬佳發生沖突,并將就零售業務的發展,與萬科探討多種合作的可行性”。因此不能簡單判斷同業競爭關系,也不能一味簡單的要求避免任何層面上的同業競爭關系。在能夠通過解釋、說明的方式取得監管機構認可的情況下,可以避免花大量的精力去解決同業競爭的問題。
四、 同業競爭的解決方式
實踐表明,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企業重組過程中,對上市公司的業務進行合理重組并選擇合適的控股股東。
1.通過業務重組避免同業競爭
簡單地說,同業競爭就是相同業務之間的競爭,只不過是此相同業務必須是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業務而已,因此,避免同業競爭的目的可以通過調整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業務達到。具體地說,首先必須確定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業務范圍,然后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本身的和下屬的與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業務性質相同的經營機構的資產全部投入到上市公司中,如果不能全部投入,則由控股股東將該部分與上市公司的業務具有相同性質的資產轉讓給其他企業(通常是與上市公司沒有關聯關系的企業),以使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不再存在任何競爭關系。
2.通過選擇合適的控股股東以避免同業競爭
企業在重組過程中對于股權的設定有不同的情況,雖然國有資產在本質上講所有權屬于國家,國有企業改組為股份公司的過程中,控股股東必然是國家,但是國有股的實際持有人從持股單位的性質上可以分為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兩類。國家股股權的持有單位的級別一般較高,可以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也可以是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和機構等。法人股的股權則由向上市公司出資的國有企業直接擁有。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作為控股股東的國有企業本身規模不大,下屬的企業少,控股股東及其所屬企業與上市公司之間構成同業競爭的機率也就相對較少,調整起來就比較容易。所以,通過選擇不同的企業重組方案,確定不同的持股單位,可以達到避免同業競爭的目的。
3.由控股股東做出避免或盡量避免同業競爭承諾
有些業務之間是否存在同業競爭,其判斷標準并不是絕對的,而且即使在業務重組過程中已經采取了盡量避免同業競爭的方案,但隨著控股股東今后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出現同業競爭的可能性依然很大。甚至在控股股東保留部分業務和資產的情況下,同業競爭的現象仍很難避免。實踐中,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使上市公司在同業競爭問題上符合有關法律的規定并順利上市,通常采取由控股股東出具承諾函的方式實現此目的。
控股股東的承諾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在上市公司成立后,將優先推動該上市公司業務的發展。
(2)將其與上市公司存在競爭的業務限制在一定的規模之內。
(3)在可能與上市公司存在競爭的業務領域中出現新的發展機會時,給予上市公司優先發展權。
為了商業利益公司政策的調整可以會有多種途徑,但是一旦違反相關法律,企業的利益不僅得不到維護可能會給相關企業帶來不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商業競爭的選擇方式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侵犯商業秘密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罪未遂如何處理
侵犯商業秘密的主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商帳追收的費用由誰出
2020-12-24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