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公司大家并不陌生,因為其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對于“公司法人格否認”這一說法,一定是陌生的。那么什么是“公司法人格否認”呢?是指公司法人人格被他人濫用,從而產生了一些侵害公司或者社會的行為。對于此行為,我國法律有嚴格的規定,那么,公司法人格否認被告有何規定?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訴訟以公司法人人格權作為基礎,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人格,侵犯公司債權人以及公司本身、公司其他股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所導致,其侵權行為符合民事侵權行為的一般特性,該訴訟應適用民事訴訟的一般規則。但是,作為一個新的民事訴訟種類,在案由、受案范圍、訴訟管轄、訴訟主體、舉證責任、責任分配等方面有其特有屬性,需要加以單獨研究。下面筆者就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一分析。
一、案由的確定與訴訟管轄
案由是案件的由來,也就是作為原告一方當事人起訴的訴因。案由的確定主要從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入手,訴訟實踐中一般是以當事人之間的具體債的發生依據作為案由。以何種案由立案不僅是一個程序性問題,而且關乎整個案件的審理流程。在涉及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訴訟中,當事人間存在著兩種或兩層法律關系,一種是債權人與公司之間的債的關系;另一種是債權人與公司背后的控制股東之間因其股東濫用公司人格權而引發的法律關系。前面這種法律關系是引起本案糾紛的直接原因,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因特殊情況引發的法律關系,兩者各自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從屬關系或訴訟起因上的主次之分。況且,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本身就是在特定法律關系中對公司獨立人格的具體否認,并不能單獨提起訴訟,否則就成了對公司法人格的永久否定而不是暫時的否認。所以,如果在公司與股東為共同被告時,以債權人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來確定案由較為合理。但是如果債權人僅以公司股東為被告時如何確定案由呢?是否直接定為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糾紛呢?筆者認為還是應當以債權人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來確定,理由如前所述,法人人格否認只是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原因,而案由應當以最終的法律關系確定,也就是債權人與公司間的法律關系。
關于訴訟管轄,由于濫用公司獨立人格的股東和公司有可能承擔連帶責任,原告就有可能選擇公司和股東作為共同被告,也可能只以股東為被告。所以,應該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確定管轄法院。既然被告中必然包括公司股東,那么,應當承擔責任的控制股東的住所地法院就應當具有管轄權。此外,在公司與股東作為共同被告的情況下,公司的所在地法院也享有管轄權。如果原告僅起訴股東時,公司所在地法院也應該是管轄法院,因為債權人提起法人人格否定之訴必然要涉及公司法人,而且可供執行的法人財產多在公司住所地,按照“最密切聯系原則”,以及方便當事人和降低司法成本角度考慮確定管轄權法院,公司所在地都是當然的訴訟管轄地。由此,管轄法院可以確定為被告侵權股東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公司住所地的法院。
二、受案范圍
一國的公司商事法應當與一國經濟、信用、商業環境相適應。公司法人人格與股東有限責任在現階段確實起到了鼓勵股東投資、規避商業風險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商業活動中普通存在信用監控體系缺失,誠信制約機制缺乏的狀況,如一味強調公司人格獨立,限制揭開公司面紗,將嚴重損害公司人格獨立制度,降低人們對公司法人制度的公信力。因此,筆者主張在受案范圍方面采寬范圍說,將公司法人人格否認訴訟的情形類型化,采取概括與列舉式,便于司法實踐中統一標準,防止濫用人格否認權現象發生。具體情形如下:
(一)公司資本不充足
公司資本是公司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物質基礎,也是公司人格否認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如公司缺乏充足資本或只具有名義資本,因其違背資本充實的原則。實踐中公司法人人格的利用者常采取虛假出資與抽逃出資的方式,濫用公司人格,損害債權人利益,法院對上述兩種情形應適用公司法人格否認,直索股東責任。
(二)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規避合同義務
即股東濫用公司人格,以公司名義承擔與公司并不相稱的風險,造成股東個人享受利益,公司承擔義務的狀況。表現為:1、以逃避債務為目的,轉移資產,終止原公司,另設新公司實現逃債目的;2、利用債權人對公司人格的信賴,以公司為工具,在交易中騙取利益;3、規避契約上的不作為義務。
(三)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規避法律義務
表現為:1、利用公司法人資格規避公司,如為規避競業禁止義務而作為控股股東另設公司從事競業交易等行為。2、利用公司法人資格規避稅法,股東濫用公司人格,通過利潤轉移,惡意破產等手段達到逃稅目的。3、利用公司法人資格規避強制執行法,為逃避執行公司,將公司財產轉移至個人,其目的在于逃避執行。
(四) 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
表現為:1、公司人格混同:公司與股東或公司與其它公司之間混為一體,如實踐中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情形,以及組織機構重合統一。2、公司財產混同:公司營業場所、主要設施、公司資本、公司財產利益一體化,互相混合使用無法分開。3、公司業務混同:公司與股東或公司與其它公司從事相同業務,公司的交易行為及交易價格無法獨立掌控,交易資金、公司業務無真實或連續記錄,公司在外觀上喪失獨立性。
以上就是“公司法人格否認被告有何規定?”的具體回答,希望通過小編的簡單整理能夠有利于大家對“公司法人格否認”這一詞有進一步的了解。如果有自己經營公司的朋友,希望你們在經營活動中,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如有疑問可以在線咨詢本網站律師。
公司法司法解釋的修訂
解讀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步驟
2020-12-08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網上傳播隱私信息如何處理
2021-03-11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房屋拆遷什么階段請律師最管用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