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進程的加快,對知識產權法的修改重新提到議事日程。2001年11月29日,國務院再次提出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石*源同志在其所作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的補充說明中指出,目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已進入最后階段?,F(xiàn)行著作權法的一些規(guī)定與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主要是《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還存在一些差距。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促進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fā)展繁榮,并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進程,對現(xiàn)行著作權法作適當修改,是迫切需要的。石局長同時對修改第四十三條的情況作出說明,即將該條修改為:“**電臺、電視臺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制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向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边@一修改方案不僅受到一些人大常委會委員和著作權人的反對,也為一些表演者、錄音制作者所不滿。著作權人認為,對著作權人來講,著作權保護首先是權利的許可,其次才是獲得報酬。如果沒有許可的權利,獲得報酬的權利最終也難以實現(xiàn)。表演者、錄音制作者認為,修改方案沒有考慮表演者、錄音制作者對錄音制品的播放權是不公平的,忽視了表演者、錄音制作者在表演和制作過程中付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和投入的大量財力,比修改前對表演者、錄音制作者的保護還退步了,因為根據1990年著作權法,非營利性播放錄音制品,還要取得表演者、錄音制作者許可,向其支付報酬,修改后表演者、錄音制作者連這點權利也沒有了。廣播組織認為,修改草案不賦予表演者、錄音制作者對錄音制品的廣播權是可行的。
因為:第一,《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允許對表演者、錄音制作者的廣播權規(guī)定限制和保留。
第二,在實踐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對錄音制品的銷售起到了宣傳作用,也有許多表演者通過電臺、電視臺的播放成名成星了,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常常積極主動地向電臺、電視臺提供錄音制品而未要求報酬,如果賦予表演者和錄音制作者這一權利,就會打破平衡。第三,**電臺播放錄音制品的數量大大高于電視臺,而現(xiàn)在**電臺經費困難,有的甚至因入不敷出,有停播的危險,如果賦予表演者和錄音制作者播放錄音制品的權利,會對當前極其困難的**電臺造成很大沖擊。
經進一步聽取各方面意見,反復研究,認為:
第一,為了履行我國的對外承諾,修改應當符合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伯爾尼公約第十一條之二規(guī)定,作者對其作品享有播放權,行使權利的條件由成員國法律規(guī)定,但在任何情況下,這些條件均不應有損作者獲得合理報酬的權利?!杜c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第十三條規(guī)定:“全體成員均應將專有權的限制和例外局限于一定特例中,該特例應不與作品的正常利用沖突,也不應不合理地損害權利持有人的合法利益?!钡谑臈l在規(guī)定了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權利后,規(guī)定任何成員均可以在羅馬公約允許的范圍內,對該權利規(guī)定條件、限制、例外及保留。羅馬公約第十二條規(guī)定:“如果某種為商業(yè)目的發(fā)行的錄音制品或此類唱片的復制品直接用于廣播或任何向公眾傳播,使用者則應當付一筆總的合理的報酬給表演者或錄音制作者,或給二者。如有關各方之間沒有協(xié)議,國內法律可以提出分享這些報酬的條件。”同時規(guī)定,任何國家可以在任何時候聲明,它將不執(zhí)行或在某一方面不執(zhí)行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從上述規(guī)定看,國際公約允許對著作權人的權利加以限制。允許對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播放錄音制品的權利作出保留。
第二,為有利作品的傳播和黨和政府宣傳任務的完成,修改應從我國實際出發(fā)。目前,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制度尚不健全,**電臺、電視臺播放作品都要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尚有一定困難。同時**電臺經費比較緊張,使用錄音制品要對表演者、錄音制作者付酬,對**電臺的壓力比較大。著作權法修改已按照《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的要求補充完善了表演者、錄音制作者權利的規(guī)定,暫時不賦予表演者、錄音制作者播放權符合國際公約規(guī)定,也切合我國實際情況。經過全面考慮,修改后的著作權法維持了國務院議案的規(guī)定。
**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應當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雙方約定不支付報酬的,也可以按照約定執(zhí)行。表演者和錄音制作者不享有播放錄音制品的權利,不存在取得其許可和向其付酬的問題。但表演者、錄音制作者畢竟對制作完成錄音制品付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因此,他可以通過合同約定的形式保護自己的權益,比如在許可他人使用自己表演或使用自己錄制的錄音制品時,明確約定不得用于播放,被許可人違反約定的,可以根據合同法有關規(guī)定,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guī)定
2021-03-03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夫妻關系受競業(yè)協(xié)議限制嗎
2021-01-0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如何區(qū)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