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強
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院
股票期權作為一種激勵經營者努力工作的報酬計劃,已被西方國家廣泛采
用,并被引入我國,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然而,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卻由于其復雜性和經濟本質的難以確定性而成為會計領域最富有爭議性的話題,至今仍無定論。本文試從經濟后果角度對其會計處理提出相應處理方法。
一、股票期權的主要會計處理方法
當前有關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歸納起來,中要有費用觀與利潤分配觀,費用觀的主要觀點是把股票期權確認為企業的一項費用,作為企業的成本計入利潤表。而其具體操作又分為內在價值法和公允價值法。利潤分配觀則認為股票期權的實質是經理人員對企業剩余價值的分享,應將其確認為利潤分配,在這兩種觀點支撐下,其三種處理方法的過程如下:1972年APB發布第25號意見書。規定經理人股票期權采用內在價值法進
行計量并確認報酬成本。所謂內在價值,就是贈與日的股價與行權價的差
額。而贈與日的股價應以贈與日股票的公允價值為基礎,一般采用當天股票市價。在計量日,以當日的股價與行權價的差額計入待攤費用,并確認股票期權。如果行權價等于或高了贈與日股票市價,則不需要確認報酬成本。如果在會計期未,股價發生變動,則因其會引起期權的內在價值的變動而需要調整所確認的待攤費用和股票期權。這樣,每一會計期末就需要對以前期間的費用進行調整。
1995年FASB發布第123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要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法計量經理人股票期權。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一般采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計算確定。公允價值一經確定,在以后的期間除行權價變化之外,不得對公允價值進行調整,因此,一般情況下會計期末不必對股票期權進行調整。其會計處理方法與內在價值法相似,以公允價值與行權價的差額計入待攤費用與股票期權。
利潤分配觀認為,股票期權的經濟實質是經理人參與企業剩余索取權的分享,而不是費用。因此,股票期權應該作為利潤分配處理,在會計確認日及日后各會計年度按照計量出來的該期間應確認的利潤分配數計入未分配利潤賬戶與擬新增資本準備一經理人股票期權賬
二、經濟后果與會計處理方法
Stephen.A.Zeff在1978年發表的《“經濟后果”學說的興起》一文中闡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