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西歐擁有國有企業最多的國家,其國有企業大都是涉及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大型企業。隨著企業間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部分國有企業逐漸暴露出內部管理欠佳、資金短缺、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弊端。同時,由于體制上缺乏活力,發展戰略失當,加之經營不善,有的國有企業長期虧損,甚至資不抵債,靠國家財政“輸血”才勉強維持其生存。為此,法國政府于1986年第一次確定了國家將工業及金融企業國有股權轉為私有的法律框架,決定有步驟地出讓一部分國有企業的產權及股權。
法國國有股權轉讓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把部分國有股權轉讓,吸收入股者參與管理,但仍舊保證政府控股,在各種關系理順以后,政府再把大部分或全部股權轉讓。
(一)不同情況的國有企業在股權轉讓上采取不同的形式:
1.一種情況是通過立法收歸國有的企業(及其子公司)。這類企業在多數股權轉讓或一般股權轉讓前都必須經立法批準,轉讓無論是一次還是分階段完成,都要通過法令形式公布,負責執行國有股權轉讓的董事長和執行局成員同時被任命。
2.另一種情況是國家持股超過50%的企業。對于此類企業,法律根據直接或間接持股、職工人數和集團營業額、多數股轉讓或一般參股的轉讓等情況區別對待,采取從立法到自由轉讓等多種形式。如當企業超過一定規模即企業集團職工人數超過2500人、集團營業額超過25億法郎,必須在包括獨立專家的企業資產評估的資料基礎上,通過頒布法令予以批準轉讓。
另外,法律還規定了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國有企業私有化時出于保護國家利益的考慮,可以通過法令形式將國家持有的普通股轉變為特殊股,使國家享有特殊的權利:對大規模購買本企業股份的審批權、向企業董事會和監理會委派無表決權的代表的權力、否決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的資產轉讓。
(二)國家直接持有的股份通過上市和協議兩種方式轉讓:
1.上市轉讓,即按證券市場的程序進行轉讓。這種方式的轉讓定價問題尤為突出,如果股票已經上市,歷史股價便提供了轉讓定價的重要依據;若為首次上市,一般做法是按低于最高價的價位定價;若為可轉股債券,則應確定發行價和額定年息兩個因素決定暗含的股票價值。另外對上市轉讓認購者也采取不同程序,如對于法國或外國的機構投資者,要得到銀行公會的總體認購保證,明確規定認購的數量和限定買價;對個人投資者,他們要參加公開求售(分為定價求售和不定價求售)程序,在預定階段先登記認購意向,之后才是實際認購階段。無論何種形式,認購指令均由金融中介機構接受,并逐日統計,如果需求大幅度超過求售數量,認購就只能按一定比例兌現。
2.協議轉讓,即在股票市場外進行轉讓,包括有規范書轉讓、獨立人士監督和工業協議內的轉讓。政府希望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建立穩定的股東結構,可以用雙方“自愿轉讓”的方法使某些“核心股東”取得穩定股權。核心股東集團成員一般為大型企業,其所持證券兩年內不得轉讓,并且集團的每一個成員出讓所持股份時,必須將其80%的數目優先出售給集團其他成員,目的是加強民營化公司的內聚力和穩定性。另外從工業戰略角度尋找合作伙伴,為處于嚴重困境的被轉讓企業考慮,政府也會考慮采取協議轉讓的方式。
此外,在國家通過證券市場進行轉讓時,也會考慮將企業發行的股票按一定比例優先售給本企業職工,但總數不得超過資本總額的10%,價格最多可優惠20%,交款期最長可到3年等,每個職工的購買額不得超過年社會保險基金繳納額的5倍。
國有股權轉讓過程中維護國家利益的做法
(一)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和人員監督國有企業股權轉讓。1986年法國確立了私有化的法律框架后,設立了負責監督私有化程的專門機構——股權及轉讓委員會。該委員會工作的目的是保護國有資產,必須做到維護國有資產利益,保證公開選擇購買方。
股權及轉讓委員會由包括主席在內的7名具有經濟、財政和法律方面資歷及經驗的成員組成,由總理頒布法令任命,任期5年。他們中有曾在企業擔任高級職務的原國家公務員,也有大型企業或金融集團公司卸任的領導。為了保證委員會成員自身的獨立性,成員必須遵守職業保密原則;不可兼任包括股份制商業公司董事會和執行局及監委會的成員或領取此類公司報酬的任何職位;在停止任職后5年內,不得在購買過原國有股份的企業及其子公司的董事會、執行局和監委會任職或從事領取此類企業報酬的工作。
(二)國有企業國有股權轉讓的全過程客觀、公開、透明。法國憲法理事會明確規定選擇投資者不能受任何特權影響,為了獲取公眾輿論和投資者的信任,法國的政治環境要求國有企業股權轉讓必須盡可能客觀和公開,整個過程必須是透明的,企業也擁有一定的自主權。政府一旦決定對某一國有企業實施股權轉讓,需在政府公報上登載對這一轉讓企業的評估報告,然后將這一報告遞交到股權及轉讓委員會。同時,還要招標挑選受讓方,這種招標是完全公開的,政府依據經濟、社會、企業三大標準選擇受讓方,即保證國家取得合適的轉讓收益、能解決被轉讓職工就業、能使被轉讓企業有穩定發展,以保障國家、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保證國有企業以應有的價值被轉讓。法國憲法不允許將公有資產和企業以低于其價值的價格轉讓給謀求私利的人員,股權及轉讓委員會依據法律規定負責確認企業的價值。股權及轉讓委員會審采用不同方式得出企業資產評估結果,如舉行聽證會、聽取國庫司、所持股份被轉讓企業以及顧問銀行的意見等方式,在對遞交來的企業檔案進行研究和聽取企業、咨詢銀行以及經濟財政部國庫司的匯報后,經過慎重討論后方可確定企業的最低價值,然后將最低價值的報告公布于眾。對企業資產評估不僅采取通常使用的客觀方式進行,同時綜合考慮股票市值、經重新評估的集團綜合凈資產、效益和未來前景等諸多因素,以及同已上市的可比公司比較,對企業凈現金流或紅利進行精算等,評定每種因素對資產評估的相對影響,以確定每個因素適當的權數。
(四)以股票市場的股價決定是否出讓國有企業的股份。法國政府根據股市情況來決定出售部分國有企業股份,當國有企業在股市上處于有利地位時,政府就出售部分股權,當股價不利時,政府則按兵不動,等待時機,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五)轉讓國有企業股份的收入用于法國政府之需。轉讓國有企業股份的收入主要被法國政府用于社會保險、醫療保險、改善國家財政狀況及扶持其他國有企業,幫助那些陷于困境的國有企業扭虧為盈,以形成良性循環。
幾點啟示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產權轉讓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的企業將國有資產低價出讓或無償轉讓給非國有企業和個人;有的企業在應進行資產評估的情況下,不按規定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或在評估中故意壓低評估價值,使國有資產少估、漏估;有的企業不依法辦理資產轉移手續或按規定轉移資產,或借機逃避國家債務等。由于這些企業只顧局部利益缺乏大局觀念、只顧眼前而忽視長遠利益,甚至無視國家法律,擅自私分、侵吞國有資產等,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針對當前國有企業產權轉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督和管理。
(一)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盡快制定和完善國有企業產權轉讓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有效的法律監督機制,將國有資產的法律保護落實到實處,使國有產權轉讓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對于那些有法不依的企業和人員,必須予以嚴懲。
(二)切實做好資產評估及確認工作。只要是涉及國有資產產權變動的,要以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價值為依據。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國有資產產權交易行為的監督,確保各投資主體的出資價客觀、公正、公平、合理。
(三)切實加強企業管理。企業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完善內部管理,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努力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國有資產的運營質量。
(四)在國有企業產權轉讓過程中,應切實做到維護和保障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權益。加強對國有企業產權和股權轉讓收入的監督和管理,切實保證轉讓的國有收入被合理、合法地利用。
(五)防范國有產權轉讓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行為的發生。建立以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為主導的國有資產流失的司法追償制度,嚴厲懲治腐敗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無證房拆遷補償比有證房屋低很多怎么辦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