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出現將遺產僅留給養子女、二婚妻子(丈夫)或者保姆等,而非親生子女等傳統觀念里似乎更親密的人的現象,而后引發財產爭議。相較于法定繼承,遺囑繼承更強調是被繼承人的意思自治,隨意性相對較大。根據繼承法,被繼承人可選擇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等5種法定形式訂立遺囑,而今遺囑形式也有了很多衍生品,諸如錄像遺囑、打印遺囑等。但遺囑自由是相對的,立法對遺囑內容進行了適當限制,以期達到個人利益、意愿與社會公平之平衡,比如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等,即符合了公序良俗的要求。
遺囑自由還應建立在真實的意思自治上,這也是對遺囑自由的保障。
但現實中,對遺囑自由的尊重和限制存在某些程度的錯位,即對形式上的要求過于苛刻,而對內容的限制相對不足。比如,當遺囑存在形式要件瑕疵時,司法如何認定遺囑的有效性,即出現錄像遺囑中錄像人為有利害關系當事人,自書遺囑人僅捺印未簽名,代書遺囑見證人人數不夠等問題,上述因素的瑕疵是否一律導致遺囑無效。比如,現行法律規定了公證遺囑絕對的最高效力,但公證遺囑的高證據證明力是否等同于高遺囑效力。又比如,若遺囑中規定了損害公序良俗的遺囑內容,是否應當予以部分限制。社會飛速發展,新情況不斷涌現,而現行繼承法實施已逾30年,立法的滯后客觀上導致了司法實踐中的裁判尺度不一。
以變應變,以新應新,現行繼承法已經無法適應現實的多元需要,建議其修訂時涉及遺囑繼承的,應從遺囑繼承的基本功能、法律干預與意思自治的關系等出發,再思考遺囑法定形式、要件形式、遺囑內容等具體修改,方能保障遺囑人的意思自治,促進家庭和諧,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1個公章罪立案標準
2021-02-19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