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民法典于2021年1月1 日生效)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憲法》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第一,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都無權侵犯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任何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行為,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第二,監護權法定,父母不在身邊不代表監護權可以轉移,當然父母不在身邊且與他人約定(如你舅舅、叔叔、姥姥等)可以視為暫歲時轉移監護權。但受托人必須具備履行監護職責的能力或資格。未滿18歲或者他們本身就是限制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沒有資格的。
第三,個人消息絕對是隱私,除非涉及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在緊急避險的條件下,任何人都無權偷看任何消息。
監護人若不遵守法律的規定,不論是否造成被監護人的權益受到侵害,監護人都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的,重則還會被取消被監護的資格,若給被監護人的生命造成了威脅,監護人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二、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都無權侵犯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任何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行為,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汕頭潮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