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條 土地承包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按照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也可以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
(二)民主協商,公平合理;
(三)承包方案應當按照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四)承包程序合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土地承包原則的規定。
土地承包的原則是指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過程中發包方和承包方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對農村土地家庭承包起規范、指導作用。根據本條的規定,土地承包應當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一)按照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也可以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
憲法第10條、土地管理法第8條都明確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因此,只要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成員,其對集體土地都享有一定的權益,都有權依法承包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或者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這是土地承包中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因此本條規定,按照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這里的“平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都平等地享有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權利,無論男女老少、體弱病殘。出于對婦女權益的特殊保護,本法第6條還特別規定,農村土地承包,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承包中應當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二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承包過程中都平等地行使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權利,發包方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承包權。這主要體現在承包過程中,發包方不能厚此薄彼、親親疏疏,不能對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實行差別對待,例如,不得親疏有別地將肥力好的土地分給一部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而將土質差、肥力低的土地分給另一部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土地承包的權利:一方面體現在依法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另一方面體現在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作為土地承包的權利人,他有權依法自由處置自己的權利。但需強調的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必須是基于“自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現實中,有的發包方或某些行政部門強迫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或者承包后強行收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權,這嚴重侵害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二)民主協商,公平合理
土地是廣大農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對涉及農民土地權益的承包方案的擬訂等重大事宜應當極其慎重和尊重農戶權益。因此,本法強調應當本著民主協商、公平合理的態度進行土地承包。“民主協商”要求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完成承包,發包方在發包過程中應當與作為承包方的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民主協商,應當充分聽取和征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意見,不得搞“暗箱操作”, 不得搞“一言堂”強迫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接受承包方案。這里的“公平合理”要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所承包的土地在土質的好壞、離居住地距離的遠近、離水源的遠近等方面不能有太大的差別。即使有差別,也應當在“合理”的范圍內。
(三)承包方案應當按照本法第12條的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村民自治是基層農村最直接的民主形式,其基本內容是,凡是關系到村民利益的事項,由群眾自己當家,自己做主。村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方案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當由村民會議決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9條規定,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必須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因此,本條確立了“承包方案應當按照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的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的承包原則。
“村民會議”是村民集體討論決定涉及全村村民利益問題的一種組織形式,是村民行使自治權的根本途徑。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民會議由本村18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農村土地承包方案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原則上應由本集體經濟組織18周歲以上的村民參加的村民會議討論通過,但在外出人員較多或者村民居住分散,全體村民不易召集的情況下,也可以采取選派代表參加會議的形式。為了在土地承包過程中體現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則,體現大多數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意志,承包方案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會議的2/3以上成員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否則該承包方案不能生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項中的“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應當與本法第12條的規定相一致,本法第12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發包。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的,不得改變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權。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由使用該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發包。
(四)承包程序合法
承包中,承包程序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違反法律規定的承包程序進行的承包是無效的。根據本法第19條的規定,土地承包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1)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2)承包工作小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擬訂并公布承包方案;(3)依法召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4)公開組織實施承包方案;(5)簽訂承包合同。
需要強調的是,在土地承包中除了應當遵循本條規定的幾項原則外,還應當遵循本法規定的土地承包的總的原則。本法第7條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共黨員,北京盈科(泰州)律師事務所商事訴訟與仲裁法律事務部副主任律師,AFP國際金融理財師,國家高級秘書職稱,海口市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律師協會會員,10年多的銀行從業豐富經驗,具有法律、會計、保險、反洗錢等資格證書,銀行、金融、財稅業務經驗豐富。海南大學法學學士。為社會自然人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依法行政、合規經營、商事活動及項目運作提供法律服務。尤其擅長刑事辯護、擔任法律顧問、事故保險理賠、工程合同、債權債務糾紛、商務談判和商事仲裁、婚姻繼承、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房地產、知識產權、醫療損害賠償等糾紛處理。專注財稅、合同、風控、經濟業務。擅長訴訟方案策劃和訴訟技巧的運用,致力于縝密進取的態度服務每一位當事人。17888178896(微信同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