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條【責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釋義】: 本條是對責任能力的規定。 精神病人有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的規定,是以精神病人在行為時的無責任能力狀態為根據的。無責任能力狀態,是指精神病思者在精神病發作時,他的正常的精神活動發生了紊亂現象,因而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法律規定精神病人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不負行政責任的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對此作了明確規定。 間歇性精神病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如果精神是正常的,沒有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應當給予行政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都有相關規定。 在處理精神病人,特別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實施的行政違法行為案件時,必須請有關人員進行科學鑒定,并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行為人的各方面情況,特別是實施違法行為前后的精神狀態。只有確定違法當事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確實處于精神病狀態,而且,由于這種病癥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才能認定為無責任能力,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 條文中所說的“監護人”是指對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依法予以監督與保護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七條有明確界定。規定中的各個順序,是在法定的上一順序的監護人不存在或者不具有監護能力的情況下,方可確認下一順序的監護人為法定監護人。“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如果規定的幾個順序的監護人均不存在或者均無監護能力,“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不僅是對被監護人應盡的義務,也是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作了具體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