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違法行為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釋義】: 本條是對違法行為人所應承擔的不同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承擔的不同的法律責任可分為: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關于民事責任的承擔。給予行政處罰是當事人因違法而承擔的行政處罰的責任,與民事責任屬不同的法律責任范疇,但又是同一種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受到行政處罰之人同時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是特定的,即行為人因違法對他人造成損害。但要說明一點,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是行政機關,而民事賠償責任首先是當事人自己協商解決,可以進行調解,如仍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經法院判決,由司法途徑解決。 二、關于刑事責任的承擔。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從理論上講應該是尚不構成犯罪的行為。如果情節、后果嚴重就構成犯罪了,為了不放縱犯罪,法律規定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在將要進行行政處罰時,已經知道違法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了,可以直接移送有關部門起訴,進行刑事處罰,不能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反之已經進行過行政處罰的,則仍有可能進行刑事處罰。只是在進行刑事處罰時要考慮已進行過的行政處罰。 此處要將行政處罰后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與行政處罰中的一事不再罰原則區別開來。行政處罰中的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同一事實是指同一個違法行為;同一依據,是指同一法律依據。但實踐中往往同一行為違反了不同的法律規定,即產生規范競合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處理原則是: 1.同一行為違反兩個以上法律規范時,應依據不同法律規范分別處罰。 2.如果一個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人已經給予處罰的,其他行政機關不得再科以同類處罰。 3.在給予其他各類的處罰時,可以考慮違法行為人已受到處罰的事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一事不再罰的原則以后還會詳細論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99修正)
1994-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2009-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2005)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