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四十五條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具體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具體管理辦法和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授權國務院制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具體管理辦法,以及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辦法的規定。
一、關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具體管理辦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人們的商品意識和謀求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流動人口的數量大量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1982年全國流動人口總量為3000萬人,到2000年全國流動人口總量已超過了1.3億,其中在現居住地居住六個月以上的約為4400萬。人口的流動,有利于經濟發展,促進人們婚育觀念的轉變和人口素質的提高,同時也增加了計劃生育工作的管理難度,出現了一系列問題,計劃外生育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據上海市1997年調查,流動人口的計劃外生育數量是常住人口計劃外生育數量的12倍;流動人口外出前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辦證率較低;現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之間沒有建立起必要的聯系制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機構、人員、經費難以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難度較大,服務跟不上,對其合法權益保護不夠;一些地方由于政府相關部門配合不夠,綜合治理局面尚未形成。由于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對人口流動的拉動,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流動人口的規模還將繼續增大,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所面臨的挑戰也將進一步嚴峻。
為了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維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199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1998年進行了修改。本條所規定的由國務院制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具體管理辦法,即是指該《辦法》。
該《辦法》適用于現居住地不是戶口所在地,在異地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或者以生育為目的異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齡人員。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原則,《辦法》明確規定: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戶口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流動人口現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納入當地計劃生育管理。
成年流動人口在離開戶口所在地前,應當憑合法的婚姻、身份證件,到當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辦理婚育證明。婚育證明的內容應當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居民身份證號碼、生育狀況、落實節育措施狀況、計劃生育獎懲情況等。成年流動人口到現居住地后,應當向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交驗婚育證明?,F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查驗婚育證明后,應當對已婚育齡流動人口予以登記,并告知其接受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的管理;婚育證明不完備的,應當要求補辦。流動人口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應當向其中的已婚育齡流動人口進行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并組織有關單位向育齡夫妻提供避孕節育措施服務。已婚育齡流動人口申請在現居住地生育子女的,應當在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當地有關規定辦理生育證明材料。已婚育齡流動人口可以憑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生育證明材料,在現居住地生育子女。
為了維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加強流動人口現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的協作、互通信息和共同管理,《辦法》規定,已婚育齡流動人口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應當與其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建立聯系,并將已婚育齡流動人口的避孕節育情況向其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通報。已婚育齡流動人口也可以自行將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出具的避孕節育證明寄回其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已婚育齡流動人口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在了解已婚育齡流動人口避孕節育情況后,不得再要求其回戶口所在地接受避孕節育情況檢查。對已婚育齡流動人口中獨生子女的父母的獎勵,由其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按照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辦理。已婚育齡流動人口的節育手術費,有用工單位的,由用工單位負擔;無用工單位的,先由本人支付,憑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證明,由本人在其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報銷。#p#分頁標題#e#
為了加強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管理,完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綜合治理責任制,《辦法》規定,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勞動、衛生、房產管理等部門應當配合同級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有關部門審批成年流動人口的暫住證、營業執照、務工許可證等證件時,應當核查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查驗過的婚育證明,并將審批結果通報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沒有婚育證明的,不得批準。與已婚育齡流動人口形成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和個人負責被招用的已婚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并接受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向已婚育齡流動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房主,應當配合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做好已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
《辦法》規定,已婚育齡流動人口違反計劃生育規定的,由其現居住地或者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已婚流動人口因違反計劃生育規定在一地受到處理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實再次受到處理。
目前,各地正在認真貫徹落實《辦法》,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由于國務院已經制定發布了該《辦法》,因此在本法中不再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內容作具體規定,只在附則中規定由國務院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二、關于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具體管理辦法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不僅是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重要技術保障,而且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提供高質量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保障育齡夫妻的生殖健康,是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了規范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國家計生委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規章,各地也出臺了包括規范服務內容的地方性法規和文件。這些法規和規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但由于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涉及計劃生育部門和衛生部門之間的關系,在一些地方,由計劃生育部門管理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由衛生部門管理的醫療、保健機構在業務范圍上發生沖突,給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整合現有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資源和醫療、保健機構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力量,規范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頒布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分為總則、正文、附則三部分共六章42條。其中,總則規定了立法目的、法規的調整對象、執法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的原則;正文分四章,分別對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內容、機構和人員、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附則就條例的過渡和生效作出了規定。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的主要內容包括:
1.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行國家指導和個人自愿相結合的原則。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權,國家保障公民獲得適宜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權利。規定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施行避孕、節育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應當征得受術者本人的同意,并保證受術者的安全。為鼓勵農村育齡夫婦實行計劃生育,規定國家向其免費提供避孕、節育技術服務。
2.明確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范圍包括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咨詢以及與計劃生育有關的臨床醫療服務。規定了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咨詢以及與計劃生育有關的臨床醫療服務的具體內容。#p#分頁標題#e#
3.規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組成。明確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性質、設置標準和審批程序;界定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服務范圍、審批權限和監督管理。規定了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的審批權限。
4.明確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標準和從業人員資格。規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中的臨床服務,涉及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應遵守國家有關專業法規和技術標準,從事與計劃生育有關的臨床服務人員應當按照《執業醫師法》等法律的規定依法取得執業資格。
5.按照既要明確部門分工,又要緊密合作共同做好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原則,明確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的職責。
6.堅持責任和權力統一的原則,規定了對政府管理行為的監督。規定了行政部門行使權力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并明確了責任追究和處罰權限。
三、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本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北痉ㄊ跈鄧鴦赵褐贫ㄕ魇展芾磙k法。2002年8月2日,國務院出臺了《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緝热莅ǎ荷鐣狃B費的征收對象、方式和用途以及征收標準等。關于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標準,有的同志建議國務院規定得具體一些,也有同志希望國務院規定得原則一些,因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較大的差異,難以準確測算適宜全國統一的征收標準,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規定了征收辦法,有些還是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為了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工作的連續性,目前的《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對于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標準就是考慮了各地的實際情況和征收對象本人的收入狀況以及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作了原則的規定。關于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方式,《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第4條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由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征收決定;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可以委托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作出書面征收決定?!薄渡鐣狃B費征收管理辦法》還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決定,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征收決定之日起30日內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征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薄渡鐣狃B費征收管理辦法》還針對過去征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出了進一步明確的規定:“社會撫養費及滯納金應當全部上繳國庫,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貪污、私分?!边@一規定徹底改變一些地方靠收費、罰款維持計劃生育工作的局面,明確了征收單位應當做到“收支兩條線”,收取后應當上繳國庫,??顚S?。過去由于對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使用上沒有嚴格的規定,出現了一些亂收費、隨意挪用的現象,國務院制定的《社會撫養費管理辦法》將有利于規范社會撫養費的征收,保障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2016-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3年修訂)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