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條 生產、銷售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在產品報廢和包裝物使用后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強制回收的產品和包裝物的目錄和具體回收辦法,由國務院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國家對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實行有利于回收利用的經濟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檢查強制回收產品和包裝物的實施情況,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檢查結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釋義】 本條是對某些產品和包裝物實施強制性回收的規定。
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生活廢棄物中的工業制品的比例不斷上升,多數工業制品難以自然降解,廢棄后形成了大量無機垃圾,特別是有些產品還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質,廢棄后給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以家用電器為例,目前我國電視機社會保有量約為3.5億臺,洗衣機約為1.7億臺,電冰箱約為1.3億臺。這些電器大多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進入家庭的,按正常的使用壽命10~15年計算,到2003年我國將迎來一個家電更新換代的高峰,每年大約有平均500萬臺以上的電視機,500萬臺洗衣機,400萬臺冰箱進入更新期。廢舊家電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垃圾,其制造材料成分復雜,有些家電材料還含有有害化學物質,直接填埋、焚燒,就會造成空氣、土壤和水體的嚴重污染。另一個例子是塑料制品和包裝,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每年回收的塑料制品量不足生產量的5%,大量的塑料制品遺棄在土壤中,已經造成土壤質量下降、農作物減產。
二、工業制品垃圾形成的公害是世界性的,很多發達國家在十幾年前開始著手解決這一問題,現在已經探索了若干解決問題的途徑,強制回收就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例如,歐洲通行“制造商責任制”,要求制造商負責廢舊家電回收解體處理;美國對從事回收家電產品中制冷劑的人員的資格、所用設備、回收比率等作了明確規定;日本公布并實施了《家用電器資源回收法》,明確規定家電制造商和進口商對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器四種家電有回收的義務和實施再商品化的義務。
三、強制回收的含義就是制造商必須履行回收由其所生產或者使用的產品或者包裝的義務。本條有關強制回收的規定實際包含有四項內容:
(一)究竟哪些產品和包裝實行強制回收,是由國務院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制定目錄確定的。國務院經貿主管部門根據回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確定強制回收的產品和包裝的名單。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目前應當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主要包括:電腦、部分家用電器、汽車蓄電池、塑料飲料包裝和金屬飲料容器等。
(二)凡是生產、銷售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在產品報廢和包裝物使用后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這一規定是強制性義務,如不履行將按照本法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求制造商親自從事回收工作,更常見的形式是制造商委托已有的商業銷售網絡或者回收網絡進行回收,有時有些資源再生利用的企業也是這一環節的參與者。是否履行了法定的義務,主要是看有關產品或者包裝的實際回收比例,小于國家規定的比例就應當視為沒有履行法定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國家對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實行有利于回收利用的經濟措施。在諸多鼓勵回收的經濟政策中,押金制度是最為普遍的措施。目前在OECD成員國家中,有16個國家實行玻璃瓶押金制度;12個國家實行塑料飲料容器押金制度;5個國家實行金屬容器押金制度。押金制度的基本內容是消費者在購買有關產品的時候交納一定數額的押金,當消費者按照要求退還使用完的產品或者包裝后再取回押金。押金制度可以促使消費者退還使用過的產品或者包裝,同時也可以使其他廢物回收者通過回收獲利,進而全面推進資源回收事業。
(四)有關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檢查強制回收產品和包裝物的實施情況,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檢查結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制定。這一規定不但要求經貿主管部門要履行監督檢查的義務,同時要求其制定考核標準和辦法。通常考核的內容應當包括回收網絡的建設及運行情況、回收制度以及實際回收比例等。考核標準和辦法必須是公開的。
四、設立強制回收制度的意義還不僅僅是促進資源回收,這項制度反過來對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有極大的推進作用。由于企業從一開始就必須考慮其產品或者包裝的回收問題,因此他們在產品和包裝的設計方面就會采取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方案,諸如減小體積(如將電腦的電子顯示屏改為液晶顯示屏)、延長產品和包裝的使用壽命、變復合成分結構為單一成分結構(如取消可口可樂塑料瓶的黑色瓶托,使其成為便于回收利用的單色塑料瓶)、變一次使用為多次使用、盡可能降低產品和包裝的危害性(使其不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等等。這些措施都屬于清潔生產的范疇。強制回收制度客觀上促使清潔生產成為企業自覺追求的目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八號)
2012-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九號)
2010-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制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