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條 根據本法第十七條規定,列入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釋義】 本條是對嚴重污染企業應當公布有關信息,接受公眾監督的規定。
一、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清潔生產實施的監督;可以按照促進清潔生產的需要,根據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布污染物超標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規定限額的污染嚴重企業的名單,為公眾監督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提供依據。”本條要求被列入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的企業公布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這是一項義務性規定:
(一)履行這項義務的企業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其污染物超標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規定限額;二是被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布了名單;
(二)上述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形式和內容公布其污染物的排放情況。
二、信息公布制度不僅僅是公眾知情權的重要內容,也是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必要基礎條件。公眾是影響市場的決定性因素,公眾的關注將對企業產生巨大的壓力。美國的法律要求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要報告其向環境排放的有毒物質數量與組成,并將這種信息向公眾公開。其結果是企業為了避免成為環境不友好成員,不得不斷改變其工藝和使用替代原材料,實施清潔生產,大量削減了有毒物質向環境的排放。
三、考慮到我國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都非常有限。如果要求所有企業都公布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在技術上是難以做到的。目前本法只要求部分被點名的違法企業公布他們的排污信息,以此推動他們盡快實施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同時也期望通過設立此項制度達到警示功能,督促企業改善自身的環境形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胡錦濤主席任免駐外大使(2010-03-10)
2010-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于雙俠、郝銀飛等的任免)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