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條 沙化土地所在地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統一調配和管理,在編制流域和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供水計劃時,必須考慮整個流域和區域植被保護的用水需求,防止因地下水和上游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植被破壞和土地沙化。該規劃和計劃經批準后,必須嚴格實施。
沙化土地所在地區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節約用水,發展節水型農牧業和其他產業。
【釋義】本條是關于加強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防止土地沙化的規定。
一、科學研究表明,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為:一是大水漫灌,既造成水資源浪費,又使土地鹽漬化。據甘、寧、青、新四省(區)統計,已有1574萬公頃土地鹽漬化。二是上游大規模開墾,過量用水,修建水利工程攔蓄淡水,造成下游水量減少,河水斷流,植被死亡。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旗綠洲,歷史上曾享有“居延大糧倉”的盛名,由于20世紀60年代以來河西走廊大量使用黑河上游水資源,進入綠洲的水量由9億立方米減少到3億立方米,致使綠洲內天然林大面積枯死,35萬公頃土地沙化、鹽漬化。在新疆,塔里木河上游、中游不斷開墾超量用水,致使下游水量驟減,約270公里河道完全斷流,500多公里季節性斷流,境內35.3萬公頃胡楊林枯死,6.67萬公頃草場退化,1.67萬公頃農田棄耕,5萬多人面臨搬遷危險。三是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植被衰退,甚至枯死。甘肅民勤縣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綠洲70%以上的天然植被已經衰退,2.9萬公頃沙棗林、梭梭林枯死,土地沙化嚴重。為改變這些現象,法律在這兩款中規定了一系列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調配、管理和利用制度,同時也規定了具體方法措施,以便沙化土地所在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執行。
二、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水資源總量約2.8萬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約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同時,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又是不平衡的,沙化土地所在地區更是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地區。因此,厲行節水,發展節水型農牧業和其他產業,是沙化土地所在地區惟一的選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旅行社條例
2009-02-20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戒毒條例
20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