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條 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權利。
政府和社會采取措施,完善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殘疾人享有社會保障權利規定。
從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發展和各國實踐來看,社會保障的本質在于通過經濟的和非經濟的手段對公民生活進行一定干預,以應對公民的生活風險,使每個公民的生存和發展得到保證,使每個公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實現。抽象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保障人們的生活安全、保證人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實現而采取的行為總和。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正處于建立健全過程中。一般可以將社會保障理解為:國家為了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在公民年老、疾病、傷殘、失業、遭遇災害、面臨生活困難的情況下,由政府和社會依法給予物質幫助,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等。殘疾人作為我國公民,當然享有作為中國公民所能享有的全部社會保障權利;同時,殘疾人作為一類特殊群體,還享有一些特殊的社會保障權利。
我國憲法第4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憲法的這一規定成為殘疾人社會保障權利的憲法依據。圍繞這一規定,我國已經建立了有關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委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其他規范性文件多層次的法律體系。在這個法律體系中,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主要包括五部分內容: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區保障和特別扶助等。上述內容在本節中得到了集中規定。
(一)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權利
第一,依法享受各項社會保障是殘疾人的法定權利。
社會保障有幾個特點:一是國家性,社會保障制度主要由國家通過各層次的立法建立制度來提供的。二是普惠性,面向全體國民,凡是符合法定條件的都可以享受。三是扶助性,主要是向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四是漸進性,一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必然要與該國的國情和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相適應。隨著該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保障往往有一個從低到高,從局部到全面的發展過程。
根據社會保障的這些特點,就可以有以下幾個判斷:一是社會保障制度需要通過國家立法來建立。在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建立之前,公民可以通過政治層面等渠道呼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此時社會保障還沒有成為一項權利。二是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立后,公民依法享有社會保障。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公民就可以要求有關政府部門給予相應社會保障。此時,社會保障不僅僅是有關政府部門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同時成為公民享有的一項權利。三是公民享有社會保障的權利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這項權利是有邊際的,這個邊際就是法律的明確規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障制度有一個發展過程,在某個發展階段,公民享有的社會保障權利不能超越該階段的法律規定。
第二,國家保障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權利。
國家通過各種途徑保障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權利。立法應當在明確規定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權利的同時,還應當有保障這些社會保障權利實現的條款,如規定侵害殘疾人社會保障權利行為的法律責任。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應當制定相應的配套性規定,以落實殘疾人的各項社會保障權利。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保證執法的規范和有效性,切實保障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權利。有的還建議,國家應當完善制度,加快建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與績效評估機制,充分發揮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功能。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規范社會保障的范圍、對象、資金來源、繳費費率、待遇水平、發放辦法、監督程序等,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運作機制,切實保障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權利。
?。ǘ┱蜕鐣型晟聘黜椛鐣U系牧x務
我國自1990年頒布殘疾人保障法以來,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廣大殘疾人享受到了相應的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制度為提高和改善殘疾人生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應該看到,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的水平還不是很高,有些社會保障項目還沒有惠及所有的殘疾人,有關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還有待發展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與廣大殘疾人日益增長的保障需求還有距離。因此本條明確規定,國家除了要切實保障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權利之外,還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完善殘疾人的各項社會保障,這也是國家的一項法定義務。國家不僅要保障殘疾人與健全人平等享有社會保障,還要針對殘疾人的特殊需求提供專項社會保障。當然,社會各方面,特別是殘疾人組織也有義務為發展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發揮應有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2019修正)
2019-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10年修正)
2010-03-14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