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條 國家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并為其選擇適當的工種和崗位。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保障殘疾人就業義務。國家鼓勵用人單位超過規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殘疾人就業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的規定。
(一)國家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
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是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并為其選擇適當的工種和崗位。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對殘疾人實施就業援助,保障殘疾人的勞動就業權,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殘疾人由于其身體、心理、生理上的殘疾引起的功能障礙,本身在學習、工作、生活上就存在很多困難,而且往往存在受教育程度較低,勞動技能較差等問題,使殘疾人在激烈的勞動力市場競爭中,普遍處于弱勢地位,就業率較低。因此,國家有必要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對殘疾人這一特殊的就業困難群體,實行特別保護,給予就業援助,保障殘疾人勞動就業權的實現,使其通過勞動,實現自強自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更好地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為社會創造財富。
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或者殘疾人就業配額制度是各國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的普遍做法。聯合國和國際勞工組織出臺的《關于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殘疾人職業康復和就業公約》、《關于開發殘疾人資源的塔林行動綱領》都提出實行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制度。1944年英國為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出臺了《殘疾人就業法案》,規定達到或超過20名雇員的雇主必須至少雇用3%的殘疾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政策的立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被認為是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合理措施,被世界各國廣泛接受。日本、韓國、美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奧地利、印度、德國、荷蘭、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和我國的臺灣地區都在立法中明確了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如意大利為7%,德國為6%,美國為3%,荷蘭不同行業分別為3%到7%。為確保按比例就業政策的實施,許多國家還制定了相應的獎懲制度。如日本對雇用殘疾人達不到規定比例的單位,每少雇傭一名殘疾人,每月征收4萬日元的罰金;對超比例的單位,每多雇用一名殘疾人,每月給予2萬日元的獎勵。
(二)按比例就業制度的具體內容
按比例就業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各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這里的單位既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也包括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考慮到個體工商戶大多規模較小,以個人經營或者家庭經營為主,因此,本條款沒有對個體工商戶作出規定。
根據《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各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這是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以及殘疾勞動者的比例、用人單位的承受力,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最低比例的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殘疾人教育、培訓、就業情況,在不低于1?5%的基礎上作出具體的規定。但是,政府和社會依法興辦的殘疾人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和其他福利性單位,應當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這些單位中從事全日制工作的殘疾人職工,應當占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25%以上。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工種和崗位要適當,適合殘疾人的特殊身體狀況,這既是對殘疾勞動者的尊重和保護,也體現出對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2)各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保障殘疾人就業義務
同時,考慮到一些單位的特殊情況,如單位規模、工作性質、工作環境、設施設備以及學歷技能的要求,無法安排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殘疾人在其單位就業。《殘疾人就業條例》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一方面,保障了各單位履行法律責任的嚴肅性;另一方面,又考慮到現實情況,體現出各單位履行責任的靈活性。
根據《殘疾人就業條例》第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凡安排殘疾人達不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根據地方有關法規的規定,按照年度差額人數和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用于殘疾人就業的專項資金,具體用于下列開支:補貼殘疾人職業培訓費用;獎勵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單位及為安排殘疾人就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有償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個體經營;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適當補助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經費開支;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直接用于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其他開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必須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任何部門不得平調或挪作他用。
(3)國家鼓勵用人單位超過規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目前,我國仍有近300萬名有勞動能力的城鎮殘疾人,未能實現就業,殘疾人的就業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國家規定的最低比例,既考慮到殘疾人就業問題,又要考慮到各單位的具體情況和承受力,避免各單位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社會負擔過重,是權衡各方面情況,做出的最低比例。國家鼓勵各單位在其崗位和工種適合的情況下,在其可承受的范圍內,超過規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三)關于制定殘疾人就業具體辦法的規定
本條第三款明確規定殘疾人就業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這是一項委任性規定,國務院可以根據這一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10-4-29)
2010-04-29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6修正)
1996-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