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性質不同。勞動合同的目的是直接提供勞務,合同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如果工作的目的只是提供勞務,那就是就業;如果工作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的一種手段,那就是承包。
2。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人身依附關系。員工無權選擇如何安排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流程等,用人單位可以隨時干預員工的工作。在合同關系中,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雙方自始至終地位平等,沒有個人依附,如何安排完全由決策者決定,決策者無權干預。
3。獎勵決定的依據和風險是不同的。在雇傭關系中,報酬的確定是以市場勞動力的價格結合相應的行業標準來確定的。薪酬一經確定,員工一般可以長期獲得穩定數額的薪酬而不存在損失風險;而合同的薪酬則是根據自身的技能或生產規模、原材料價格等確定的,有時薪酬與材料價格相結合,而承包商必須承擔潛在損失的風險。合同義務是否可以轉移是不同的。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不得將勞動義務轉移給他人,但必須親自履行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中,承包人可以將承包的工作交給第三人,也可以與他人合伙完成,也可以請幫工一起完成。
5。不同的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和承包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自身損害的歸責原則不同。雇員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只有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的人身傷害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勞動者的故意行為造成的,才能免除責任。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承包人在完成工程過程中造成的損害,即原則上由承包人自行承擔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選擇有過失的,定作人應當根據自己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6。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選擇勞動者時,根據勞動者的勞動技能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訂立勞動合同。在合同中合同的訂立是以自己的技能或現有條件能否完成工作并獲得利益為基礎的。用人關系和合同關系的概念用人關系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期限內或者在不特定期限內,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的權利義務關系,用人單位接受勞動者提供的勞務,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合同關系是承包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雇傭關系和合同關系有六個區別。在判斷一對法律關系是雇傭關系還是合同關系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把握其差異,履行各自的義務。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