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傾銷反傾銷預警機制響應機制傾銷一詞來源于北歐國家的語言。根據《牛津英語詞典》,它最初的意思是推翻、傾倒和丟棄散裝貨物或其他物品。《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六條對傾銷的定義是指一國產品以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的行為。具體來說,它是指進入一國的商品的市場價格低于另一國市場價格的行為,或者是指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上以人為的不同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傾銷作為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進口國的經濟或生產者利益,干擾了進口國的市場經濟秩序,給進口國的經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所謂反傾銷,是指進口國的反傾銷機構依法采取征收反傾銷稅等措施,以彌補對進口國內產業(yè)造成損害的后果的法律行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主要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由于新興技術的開發(fā)和采用,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但與此同時,由于產品供過于求,國內出現了經濟滯脹和貿易失衡。為了擺脫這一困境,西方發(fā)達國家一方面積極調整經濟政策、外貿政策和產業(yè)結構;另一方面,我們積極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主要表現為在本國市場大規(guī)模推廣過剩農產品和工業(yè)制成品,嚴重損害了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在國內,各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被用來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市場免受外國產品的競爭。反傾銷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常用手段。從反傾銷的發(fā)展過程來看,它可以被視為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直到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才意識到反傾銷對本國貿易發(fā)展的促進和保護作用,并相繼出臺了本國的反傾銷法。反傾銷法(Anti-傾銷法)是進口國為保護本國經濟和生產者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經濟貿易秩序而限制和調整傾銷行為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反傾銷的起源和GATT規(guī)定的反傾銷目的,反傾銷的初衷是建立公平競爭秩序,延續(xù)反不正當競爭。然而,自反傾銷成立以來,其運作結果卻適得其反。它經常被一些國家以維護公平競爭的名義濫用,成為限制國內外產品競爭的非關稅貿易壁壘,日益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法律武器。在這一波反傾銷浪潮中,中國已成為公眾批評的目標,必將成為最大的受害國。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國外對我國反傾銷現狀的分析,提出一些應對意見,希望與廣大專家學者進行探討。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請批評和糾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醫(y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xù)
2021-01-07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法院可以強制執(zhí)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如何正確區(qū)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